2007-04-20

1997年被撰文指導的練習曲


近日努力尋找新棲地
在為明日與人交談前
我再次閱讀這篇早在
向左走,向右走.出現之前
早在還沒人告訴我
你的文字讓我喜歡的地方
就是能在閱讀中看見畫面
也早在被妻子說我是個台客之前
過了將近四年天天為台客寫文案之前
就寫過的文字
今天
忍不住地放上這裡
倒無特別期待什麼
只是特別感慨罷了


再次無言後
我放上這篇
提供他日在我人生巔峰時自我提醒
莫忘近日種種


CATCH:
文字--字詞解構重組

BODY:
矯情:
過度了的,過度關心、過度體諒戀人的感受、過度看見別人的好、過度情緒的表達,過度做為一個人該有的內在感情與外在眼神,過度就不好,無關有情抑無情。

影響:
原來存在心中的被挑動,並非本來沒有的那種,是屬於內在渴望般的,受到某種鼓舞,並且產生激化的語境現象,而不斷勾起屬於自己的、和屬於對方的什麼。

染髮:
不像染衣服,不會輕易將色彩加在沒生命的;改變了別人、也改變了自己觀看人的著色方式,頭髮本身的意願是否被考慮到了呢?這麼人性的問題應該被重視。

衣服:
衣服是人性最真誠的情緒。人類為道德強加在身上的枷鎖,為回歸靈魂底處最無奈的苛求而褪下的物質;現代人在穿脫之間尋找「為什麼」,在創造過程中證明:衣服是人性最虛偽的包裝。

洗髮:
一種面臨息去生命的洗滌、去除腦門上的苦煩更需要勇氣的行為、在輕量化頭髮前必需先灌注的負擔。暫時幫自己忘記過去,仰躺或低頭承受改變自己的事實。

穿鞋:
我選擇了離開,她選擇了新的對象,我們同時不同地點穿上鞋。我早已適應這樣的重複動作,她喜歡因此而改變立足的方式,我們同樣出門、每天往不同方向。

喝牛奶:
適合思考一天要做什麼的飲食習慣,有人喜歡、有人很害怕,從小到老都一樣,香濃滋味能讓人回憶、感到幸福、覺得生命充實;但也有人因此感到空虛痛苦。

開車:
和開水一樣讓人沸騰、和開心一樣讓人心情變好、和開門一樣偶而會有新發現、和開香檳一樣令人期待,和開玩笑一樣讓人怡情養性、並且忘記很多煩惱的事。

喝醬油吃醋:
都不是行為,但都在影響行為。和皮膚與愛情之間撲朔迷離,既有關又無關的左右人們的身心。重點不在於你相不相信它、或他愛不愛你,在於你相不相信自己。

饗宴:
飲著商業的酒,拌著誠意的小菜,一場精美絕倫的感官享受,於焉展開,杯盤碰觸中,幸福感油然自心中撩撥,忘卻階級意識的混亂,忘卻貴族禮儀的盛大宴筵。

常識:
藉由閱讀廣告來充實的事,或者常常注意身邊談話的閒人。偶而看看賣座電影,並跟著評論男、女主角的旁白。為有效達成海外友人的八卦需要而努力搜集。

任由蘋果為紅顏:
我們不應該對人們抱著期望,面對失望的恐懼強烈襲擊我們的時候,惟一能做的只有利用孤獨保護,形成無人能入的冷酷,面具一層層覆在臉龐,像蠟油淋在蘋果身上,看似愛情滿溢在笑容裡,其實不過是為著紅顏-偽裝著紅顏,這樣不計後果的裝置自己的樣子,孩子氣的為所欲為,就是你我存在無真情世界的方式。

象不在高有先則鳴:
一個人的時候,你走先;只剩一個人的時候,我先走一步。「先」不是一個走動的身影,在另一個動或不動的人的前方;而是一種心裡面的移動速度比別人早的感覺。高大外表的動物應該比較強,可是「象」不一樣,尤其當象看見某一個人像另一個異性的人時,象會讓自己看起來很「像」人,會讓自己因為感覺自己的內在優越而自鳴得意,基本上,是「別人」戀愛讓象造成錯覺的,不但使象覺得自己像人,還使象覺得自己比人了不起,比其它象更有凌越幸福的情境,象已經認定它比人更領先了,它已不需要愛情來肯定和否定它自己了(縱使一般論認為正好相反),所以我們已無法阻止它心中的勝利之聲。

秋妝女人.心.:
分析楓葉的紅色結構,像分析秋天的愛情組合,又涼又冷又溫柔的色層,粉飾著女人的某些基因:無情,是很有力的防衛武器,特別是在冷中又夾帶刺豔的楓紅墮落時,那樣的形狀線條吊詭著一句話:有人在仁愛路二段看見一個女人的心。

創作:
很花腦筋、很花時間、很花情緒、很需要習慣的好習慣。用嘴巴寫作和用手寫作是很不同的,相同的是都很累人。常需要翻閱筆記和書本,常需要在冷天沖冷水、熱天喝咖啡,並且撐到天黑還是不想寫。文字真是壞得要命的發明,不能真確傳達想法又常被扭曲想法。現代人為了滿足自己摸不著邊的思緒,衍生了這種看似連結又毫不搭軋的文體。認真探討起來只不過是文字創作罷了,真沒什麼了不起,還不是自己搬演的一套嚴謹的新邏輯。勉強練習看見任何一個畫面、主題、素材、目的就得寫出一篇篇,讓人看了覺得很棒的新合作。好像鍛練體能一樣的剛開始總是很苦,習慣以後不做就會難過得要命(嚴重起來還會走火入魔)的事。

擦眼鏡:
為不負責任的閱讀找個事兒做做。
我覺得很煩,你覺得很亂,要思考所謂「覺得」這樣的東西時的反射動作。
感覺自己目光如豆、世界如此迷濛的時候。
想試著讓心裡更清楚的肢體與物體合作。
喜歡為自己展示心靈活動的精神潔癖傾向者。

看電影:
由於在西門町找不到夢境,所以不想輕易放棄東區的小廳。
由於失去戀人的爆米花,所以買咖啡當可樂在黑暗中獨酌。
由於時間不再眷顧假期,所以急切地把自我拋入另一時空。
由於看的時候愛幫自己演出自己,所以才用力的放鬆心情看電影。

狡辯:
找不出更好的理由,還要說服別人的時候,就這麼做吧!
邏輯上說不通的,只憑個人主觀就想順理成章的,我們就這麼認定吧!
基本上,這是從事創作者最常有的表演:
AE、文案、主管、學生、老師、總統、犯人、精神病人和戀人等等。

行人:
秋日早晨,遇見一位努力保持微笑的行人。
行人,努力保持微笑的行人,今天不想和同事說再見,悄悄地拾起下班的行李,一語不發的消失在大樓邊緣,出現在情人節的街上,徜仰在孤單的星空下,看著川流依偎的節日情人,假裝聽不見人們的蜜語甜言,努力保持微笑的做,行人。

旅行:
車子,應該是給人溫暖和親近的環境,所以不該自己和自己去旅行。或者,車子和旅行應該沒有必然的關係,就像老鼠和大象也不一定會在一起。愛你,就應該一起去旅行,和任何人與事都毫無關係。回憶,每次旅行都該認真收拾的行李。

高尚:
高高在上的崇尚著什麼,沒有最高品味限制,卻有最一般氣質要求。在美學鑑賞能力上差異不致於太大,並且做到舉手投足都讓人讚美的狀態。能付出人體自然律動的代價,其次則須以微笑眼神替代睜大的眼睛,仍不覺得有那裡虛偽矯情。

白色:
似乎一切都不再有意義,看不清的白色,一片空洞的迷惘,憂鬱的白、老年的白、毀滅的白、徹底失望的白、崩潰性的白、分不清是非善惡的白、世界極地的白;也許,還能有一絲希望,如果在黑色裡出現白色、在藍天裡發現白雲,或許吧!

死亡:
看完他的書以後最想做的事是,死,哈哈哈,毀滅,徹底摧殘殺戮所有人類啊!
這不是暴力電影給我們的啟示嗎,學習,極度地對死亡虔誠且虛心求教吧!最美的慾-是死、最善的惡-是死、最真的人-是死,最終極的快樂-只有死能給我。

優越:
別過去的表情,顯示出別人沒有的寧靜個性,如果有人想試著瞭解,就會看見他白色的沉默、和梵谷的棕櫚樹藍色影子,他在精神性的高塔上隱居,以無為無偽進食,每天固定閱讀孤獨不下數十次,並俯看偉大的人民,且一一為他們備註。

富裕:
我身邊坐著一桌好家境成人,正認真的討論著到國外唸書要和老公分離、買第一棟房子不喜歡別墅型的、在加拿大用餐覺得菜單太簡單...等不是錢的問題;她們只是喝著平凡人家也喝得起的咖啡,卻討論著別人要努力二十年才能有的一切。

享受:
把鯨魚捧在手上說我愛你,喝著左岸想像自己身在巴黎,看情書的時候順便追憶似水年華,聽村上春樹的古典物語吃著義大利麵,想高校教師嚼思迪麥口香糖,因為鋼琴師在台上感動得哭了我也跟著哭了,還捏碎了手上楓紅片片成心碎。

啞:
不想說話又不能不說話,只好裝做啞巴。當是非混亂得無以復加,只能裝聾作啞。
因為太想念,所以見了面就不能自然言語。愛也是,不愛也是一樣說不出個愛字。
第一次看見公狗強暴母狗,驚訝得說不出話來。被不喜歡的人愛慕著,所以一看到他就不想說話。

口香糖:
在速食文化誕生前,最物質的咀嚼
在小眾流行世紀裡,最普羅的信物
在東西思潮流動下,最爭議的開始
在女性主義者眼中,最平權的零食
偶而呈口舌之快並無不妥,只是不好隨意唾棄
尤其包裝紙所蘊含的美學品味,更值得世代交替欣賞
事實上當唇齒之間莫名的出現第三者時,局外人最好別插嘴

2007-03-11

全聯福利中心與胡湘雲,吳心怡與茶裏王

http://grouplab.cpsc.ucalgary.ca


去年廣告圈最受台灣廣告人注意的廣告
肯定非全聯福利中心莫屬
創造這金獎品牌的是奧美廣告現任ECD
胡湘雲

據說
在奧美還沒搬到101隔鄰的大樓前
吳心怡(李奧貝納廣告前ECD)
就剛好坐在胡湘雲以前的辦公室裡

我剛進奧美沒多久
就有同事跟我說:
==朱力安(吳心怡的英文名中文暱稱)
==現在的房間就是以前胡湘雲坐的那間
==以前胡湘雲在那房間放了許多常綠植物
==在那房間除了朦朧燈籠光源外蠻陰森的
==現在朱力安坐在那裡的感覺跟胡湘雲
==真的好像喔...
==除了沒有滿室植物和燈籠外氣氛是一樣的

我是朱力安找來的
能蒙這位了不起的創意人給我機會進奧美
我已經感激涕零
所以壓根就不會去想同事跟我講這故事有何意思
您知道吳心怡嗎
這位李奧貝納前ECD
就是創造茶裏王這個價值好幾億品牌資產的前
奧美CD
我有幸從茶裏王的口味研發到命名與創意發想到
茶裏王成為台灣上班族最常飲用的即飲茶過程中
歷歷參與
(不瞞你說:茶裏王Slogan到現在還是當初我寫的)
(產品文案也是喔...呵呵^.^)

茶裏王的成功案例
為朱力安黃袍加身
當然她能這麼成功
跟她與胡湘雲同室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只是很巧的
這兩位非常了不起的創意人
確實有著許多極為相似之處

第一.兩位都是優秀的女性廣告創意人
第二.兩位都喜歡把創意從頭發想到尾
第三.兩位走路都非常有大將之風-走路迅速有風
第四.兩位在奧美的表現都帶給台灣很大的影響
第五.兩位都是CopyBase文案功力直逼奧格威
第六.兩位低調且不怒而威的特質都讓晚輩敬畏
第七.兩人都很怪
是的
第七點才是重點
因為那怪是依稀有動物排名行列裡屬於上上等的
奧美廣告創辦人大衛奧格威說的[號角鴣]級的人
第八.以上所言句句屬實不信可以問去年一起為
全聯福利中心創造金獎品牌的奧美現任副總
唐心慧以及業務總監陳婉瑜這兩人和朱力安
與胡湘雲都有密切且極有默契的合作經驗過
第九.我在朱力安底下工作時曾默默介紹一位文案
給胡湘雲且我常和兩位在五樓往六樓時碰面
並且給我反應相同都是不發一語直接穿透我
第十.嗯~~寫九個好了這數字比較漂亮不像靈異23

大衛奧格威曾說:
==如果你在廣告業不快樂
==就去找個可以讓你快樂的工作
曾經有人問我那麼愛奧美
為什麼當初還要離開奧美
其實大衛奧格威說的那兩段話(應該是同一段)就是我的答案
我想會讓我在奧美不快樂的原因很可能是(後來我發現)
朱力安是在她父親過世後要寫一本書紀念她父親時找我
進奧美來
卻在她寫完紀念她父親的小說菊兒胡同六號
我母親剛好就離世有關吧

即使後來我努力想走出我為完成20年的夢想
而叫我心無餘力幫助我母親打敗癌症而死去
的巨大陰影
我還是沒辦法在一年內就和以前一樣地快樂
也有人問我說我為何不學朱力安就寫一本書
好好用文字紀念我母親
我也只能說可能這打擊對我來說確實太大了
我這存在主義者對母親是有著接近普魯斯特
對他母親很相似的愛恨情結交織的被遺棄感
所以在我母親死後的兩年多
我才能慢慢釋放那恨
才能真正保留那份愛
而這療傷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已無法彌補回來
所以我現在能做的

是啊
就是要藉著創造我生命奇蹟的續集
看能不能找出另一個真理
協助我回奧美


因為不管怎麼想我總覺得
我應該在奧美做廣告的啊

2007-03-07

奧美CD與ECD


據說這篇文案是劉繼武寫的,我個人非常喜歡

據說這篇文案是劉繼武寫的,我非常喜歡

20年前我就確定一個目標
這可以說是夢想的目標
在6年多前好接近
我記得很清楚的是
當我在正式踏進這家廣告公司前
當時的執行創意總監找我過去聊聊
他是一個看起來很好的人
跟我想像中的他非常接近

由於我在踏進他的辦公室前
我已過了兩關
算起來這是最後一關了
找我過去的CD(吳心怡)跟我說:
==你不要緊張,他只是想知道你是誰
==放輕鬆跟他聊聊就好
我一邊自我提醒著
一邊還是很緊張的走進他的辦公室
一進去
他很自然的也說:
==不用緊張,坐!
接下來他問的話我已經忘了
我只記得他跟我介紹奧美現在有幾位CD
這幾位CD是誰,大概的背景...
我聽了後不自覺就讚嘆說:
==哇!我到了廣告聖殿了
劉繼武
(是的,這位和我談話的就是2000年時)
(奧美廣告二位ECD中的一位)
==說:沒有沒有,你不必這樣想,都是廣告人

當時我覺得能進奧美根本就像做夢一樣

雖然早在20年前我就打定主意要進奧美
要成為奧美廣告創意總監
只不過
到今天還差得很遠
沒辦法

我會踏進廣告圈
應該說是受到意識型態司迪麥廣告重大影響
當年那一句
我有話要說...
結結實實打到我心裡
後來為了認識廣告
我讀了廣告大師奧格威-未公諸於世的選集(天下出版)
讀到書中奧格威幽默智慧的自我描述
以及他是如何創辦奧美廣告的過程等等
直讓我覺得[為何我不能和他一樣]
我也曾當過推銷員
也曾為讓想推銷的商品寫過許多備忘錄和銷售術語
最後也想到何不用更有效的方式"說服更多人"購買
就這樣下定了決心
不再當[中國信託的信用卡推廣員]而要成為廣告人

有時想想當時信用卡持卡人還不到五十萬人
要是我當時沒"轉向"也許現在也還在中信
搞不好也被捲入雙卡風暴拼了命解決問題
算了
題外話

我想說的是
20年前就設定的目標夢想
我並不確定會在何時達成

只是當我今天用心閱讀創造生命的力量露易絲.賀
繼銷售全球三千萬本也改變我一生的創造生命的奇蹟
續集時心中忽地冒出一個...或說一句話

==相信我
==我可以
==時間到了
==就會達成
等到那一天
我一定會再回來這裡寫一篇

以下兩篇系列平面稿《西蒙波娃篇》及《達文西篇是吳心怡寫的
@來源 https://www.sohu.com/a/383263949_756255
文案裡的粗體、細體字,還可各自成立為一則文案


2007-02-23

管它去年狗咬狗

i3.photobucket.com


前天在家裡看書
難得在家能看書
意外發現在家裡看書
竟也能看出個什麼來
也許是因為太久沒看書了

現在要寫的文字
除了與我很久沒看書有關外
也與我大約八年前看的一本
讓我看得很迷糊的書有關
剛剛特地將它翻出來
(所幸昨天妻子要我丟舊書時沒將它遺棄)
書名是”靈魂的出口”
==米蘭昆德拉 等著
==布赫茲 繪圖

為什麼這本書讓我迷糊呢
因為
我忘了書裡談些什麼
也記不清楚書裡的畫
帶給我的是什麼記憶
總之這迷糊到剛剛才算霧散了似的慢慢清楚

在還沒找出這本書之前
我只依稀記得我是因為這書裡有一個故事
它似乎在說有某位作家一直為某件事不停困擾著
好像是
關於input和output之間的事

讓我將我的思緒再拉回前天

由於有時間在家裡閱讀
使得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情緒一直影響我必須一一取出
在夏洛特看書時會使用的"道具"
於是我翻出一本寫了一年寫不到五分之一的筆記
見著裡面有好幾篇閱讀筆記
還有許多還沒好好整理的想法們

然後
我再次回到書中
那本我在前天看的村上春樹的"終於悲哀的外國語"
(許多人早就讀完的不怎麼新的新書)
在我讀到[是誰殺死了爵士樂]時忽然想到了什麼
然後就在我的筆記上寫下
===Wish and Hope以及
===input and output
===假如你也曾,或者常常覺得[事與願違]
===別擔心,那只是在告訴你,[沒錯!人就是活在"與願違"中的]

先談關於input and output,進與出吧
就如[靈魂的出口]書中:猶豫的作家一樣
三年來我也活在沒空看書與沒時間寫作中
不過現在再次閱讀這本書
我對於書中最後的結語:
===這時他才瞭解,這些白紙其實就是他想寫和讀的書
===寫和讀終於結合成一體.
我還是覺得一團迷糊
只是這團迷糊
和寫到這裡之前的那團迷糊
(算一算也不過才2分鐘前的迷糊)
並不相同
(不過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我只是對書中的插畫,印象深刻
我是因為有這印象才串起現在這篇文章的
想談一下[輸入和輸出]

不知您是否記得村上春樹在[世界末日與冷酷意境]裡的[我]
好像就是個專門處理"輸入和輸出"的[計算士]
好巧不巧
春假這幾天我為了弄好一台新PC在input和output間搞得快瘋了
也一直在為自己春假前被主管說關於我的output品質下滑困擾著
更為了近三年來始終無法讓自己再像過去般好好閱讀吸收而苦惱等
這一切
似乎都穿針引線的在告訴我
我們人不過[只是]一台電腦
一位計算士
一顆MATRIX的[電池]
我們只不過是活在虛構一切自我中的我
然而這一切自我虛構是誰造成的
是我嗎
如果我還沒瘋掉的話
應該是各家說法不一吧
佛說是業造成的
奇蹟課程說是因小我異想天開而離開唯一真主造成的
駭客任務說是母體搞的
我說是根本沒這回事

我要說的是
我們根本是活在一場輸入與輸出之中而已
我們跟電腦沒兩樣
跟現在為因應Vista而拼命花錢要升級成Core2Duo
雙核心64位元的硬體根本上沒兩樣
要是我們不是自願的或被迫input什麼進入我們裡
又怎會需要輸出或"排泄"output那麼多有的沒的
這些output不止有創作物
還包含病菌與重大疾病等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何非要有輸入和輸出呢
我自問自答認為
因為wish和hope啊

我們人類原本生下來只是要活著罷了(不就是動物嘛)
但生我們的父母有她們的wish和hope啊
養活我們的生物有牠們的wish和hope啊
所以就這麼莫名的造就出我們這種人類來
這種打從有[知覺]以來我們就有夢想和希望的動物

西方思想說:人只要有活著就有希望
(也有人說要永遠抱著希望才能活下去)
某句諺語說:人因夢想而偉大
美國廣告巨人Leo Burnett說:伸手摘星才不致滿手污泥
不過佛說金剛經: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以上僅供參考

重點是我說的:
假如我們一直活在事事如意心想事成的世界裡
我們還活著幹嘛
(某個[我]會說:我要真有"要什麼有什麼的一天"我就要成佛去了)
所以駭客任務裡那個壞neo說:造物主原本給你們人類一個完美世界
但後來你們人類就死光了,所以人類注定要活在匱乏中,人類就是個低等
是這樣嗎?

我說:駭客任務只是電影,它只是努力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
說出導演(或上帝)想說的而已
這電影只是在闡述奇蹟課程的課程之一:
人要知道,一切只有one
我要說的是:要是我們人類還是不甘心成為one中之一
硬要讓自己與one不同
其結果就是不斷追求wish和hope
並繼續輪迴在獲得hope之後
還要有wish才能感到偉大的虛幻太極中




我是不是寫得太莫名其妙了
其實真的還好耶
我覺得我今天看的DVD[惡靈線索]
才真是莫名奇妙又亂七八糟到不行
我寫的道理很簡單啊
只是要[醒]過來不容易而已

不過在醒之前
我希望
去年狗咬狗的事不要再玩了
豬年就要活得像豬一樣
然後我要諸事大吉大利有三千萬買藍海啦

哇~~哈哈哈

2007-01-05

補不了破往


圖片來自_開放圖書館



心很傷
錢無恙
想來人生許多無常
不過是自作遊戲一場

看到夜
日無光
仔細想想活著思量
但願下一生不用這樣

沒有在這裡寫出這類文章
如今在一片心寒裡字字挫折到天亮
是想過應該可以不用這麼惡形惡狀
敝人在下我不能算是好人也不算壞蛋
但怎麼開始變得教我不想多看
太久沒有如此這般
厭倦生
直想忘

忘了過往有何迷人風光
忘了哲人已遠是何比方
忘了四十不惑只是亂講
忘了以為曾頓悟出理想
忘了高人指點我莫離鄉
忘了老爸還在特等病房
忘了老闆有多恩義深長
忘了項上只有腦滿肥腸

不是故意要當存在主義者
純粹是活得不耐煩
從小夜夜氣喘
中年了還是全身皮癢
搞得那屑掉到每個我經過的地方~好髒
誰喜歡天天被人嫌胖
被人嫌懶
被人嫌活得不知去向
無奈何
就醬

2006-07-17

我們不反對



圖片來源_The Intern 電影海報


今天我們部門來了位實習生
廣告圈裡都直接稱呼intern
所以我就這麼稱呼她了
這只是習慣用語無關中英文的使用
ps.之所以特別說明一下是因為這圈子
雖然是很媚俗又很假但我不是故意的


她是元智大學資管系要升大四的乖女生
我老闆在她下班後跟我說想不到還有這麼乖
的小朋友
(我們習慣稱呼剛進圈子的叫小朋友)
(可不要看不起這名詞喔)
(能獲得這"抬頭"可是代表被"前輩"接受了呢)


她確實是少見的乖小孩
放暑假了還回台北來廣告公司intern
一個月不過幾千塊錢
每周一三五晚上還要去補習
會不會太乖了啊
而且她講起話來細聲細氣的
有些靦腆帶點緊張但卻很認真態度又積極
從我的角度來看
這樣的小朋友
已經過了低標可以進像樣的廣告公司了
因為她的態度讓我認為她應該"在目前"
對廣告是有熱情的
我是這樣的
看一個新進員工能不能用
最重視的是"對廣告要很熱情"

記得約四年前吧
當時還是達美高,現在的陽獅做了張
以"徵人"為名行"公司形象廣告"之實的稿子
畫面很有意思
"在一間像會議室的地方有個OL正要拉開"
"兩個已經互扯衣角要給對方飽以老拳的男同事"
從畫面來看就蠻有張力的
稿子是登在最多廣告客戶和廣告圈人看的
廣告雜誌和動腦雜誌內頁裡
我初看見這畫面時就有一種"熟悉感"
因為裡面演出的人物實在像極了AE和創意人員
接下來看見標題就更有趣了
===做廣告就是要他媽的熱情===
漂亮

我就是這意思
做廣告就是要"很"熱情
如果借用奧美新進員工教材裡的話說就是
===我們不反對為做出好創意而產生爭執"
所以我在奧美時
大概天天都會聽見有人在罵人
公然吵架則是平均二個月會遇見一次
私底下的互槓較勁冷戰則是每小時都有
為什麼會這樣
很簡單啊
因為對自己做的廣告"很"熱情
熱情到不惜擇自己的善固執
熱情到如大約七年前石孟慈上時報廣告
頒獎典禮上說的"唯偏執狂得以倖存"
這句比爾蓋茲也引用過的---
前英特爾總裁葛洛夫的名言一樣的"熱情"
只不過
不一定非要到這麼熱情啦

這位intern的小朋友一早來我們部門時
只有我本人一個到
據她說她每天十點會到
我就跟她說其實妳可以明天開始就xx點到
因為我擔心我會因為想教她些什麼
而搞得自己非要十點就到
這樣很累耶

她今天不是第一天來我們公司
之前是在業務部

由於上周我們總經理不知道是怎麼發了"佛心"
想到要提議讓intern來我們部門幫忙
(我們只有三個人)
原本我們只想請她幫忙做做"手工"
畢竟若非"復興美工"或其它art職校學生
實在很難期待一般"任何科系"的大學生
有能力協助處理art的工作

猶記過去十年來我都會在不同的公司
遇見來intern的大學生
如果我沒記錯
來intern是有學分可拿的
不過我可說很少很少遇見
來創意部intern的大學生
原因一是我先前已說過的
原因二是再怎麼樣想學習都實在不需要
到一個既不熟悉工作內容又耳聞會很操的
創意部intern吧

而且創意部也超過九成是不願意讓
非常非常有可能幫不了忙又礙事的"天真孩子"
來intern任何創意上的任何再小工作
何況創意部裡面的"東西"都牽涉到廣告圈裡
最敏感的"那個"
但我們這次實在是非常時期
工作量大不要緊
主要的是沒人來做"art的執行工作"
這種瑣碎又花時間的工作
叫一個資深藝術指導都拿去做
豈不是殺雞用牛刀

所以我們是很期待有人能來協助這類工作
但既然內部調不到人
公司又不願花錢請人來做"free"的
那麼只要"有人"可以來幫忙
什麼都好啦
沒想到
哎喲
我們好像揀到寶了喔
這位小朋友真的不錯
聽她說是她的老師介紹來的
她的這位老師是個TVC導演
之前還幫我們這組拍過台新的廣告
沒想到這麼巧她就來我們這組

只是我們還是蠻擔心的
因為她在來我們這裡前
是待在一個英英美代子業務team
今天才來這就讓她工作到五點一刻不得閒
還讓她匆匆忙忙趕著下班去補習
要是因此讓她明天就....
人家不來了
><
也沒辦法
創意部嘛
一向是不ㄍㄧㄥ就很難過的
琴弦系人類

跟自虐狂很像的那種

【 聊聊 2012年《PRADA_心理治療》廣告短片案例 】_之二

⛷︎ 上一篇的三幕劇解析,在第三幕的「解決」段落我故意黑化的影格。就放在 上面這一張圖片裡。請對照看那幾格畫面~真的光看男主角的表情 就覺得 太有戲了~,只能說Ben Kingsley 不愧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