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6

不要提案 只要浪費一點自我

www.smithgallery.com

今天一早來上班
立刻一陣"空空襲"鋪天蓋地而來
我沒有在放空
但也沒有值得深思的課題和創意要想
甚至連這一篇文字
都沒有明確要表達的

上班照例開了電腦
等內部與外部網路連上線
看一下內部網路有沒有值得知道的
看一下msn上有誰在線上
...不過...自從我妥協我現在所待的team style
是英商裡的日商作業風格
我就體會到
早上
很少有朋友在線上的
(我已經有一年半沒像外商廣告創意人的那樣
將工作視為一切的孤獨面對
而這一年多來能有女友為伴
確實也讓自己產生極大的轉變
我還是和以前一樣很想得獎
不過是必須在不造成雙方不愉快的前題下去付出

若說廣告圈是武林江湖
大家都在道上爭奪廝殺
原本我從一個不上道的企劃
心很急但慢慢走來倒也看過許多風浪
現在這樣
讓我覺得很好
廣告創意不是一切
更不像醫生般是在救人性命
要說對社會的貢獻
真的沒什麼
只是很煽動人心,鼓舞慾望
和現代歌手辦演唱會很像
(知道的人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於是今天
莫名不想打開ICRT網路電台
而是在媒體電台那邊選了一個純網路的電台

挺開心的
沒人廢話
不需要廣告穿插就能一首接一手播放
少了一天到晚被提醒要去補英文

不瞞您說
我根本不知道這電台名稱
只知道是古典搖滾樂項放在第一行的電台
不知道什麼是古典搖滾
在還沒問過女友的情況下
我猜是"經過一段很長如二十年時間
還是很受歡迎的搖滾歌曲"吧
透過女友
我對搖滾多了些興趣
...其實我對音樂要的也不多
只希望歌與歌手能傳達一些獨特想法
文學的 社會的 反戰的 美學的 思想的 哲學的都好
奇怪的是
真的很有想法的歌曲和歌手
皆以搖滾樂居多
而不是鄉村民歌

奇哉
怪哉
也許就像岩井俊二在青春電幻物語所提出的觀點
正好追求乙太精神的歌手莉莉周所展現的一切
(無論歌手與歌)
恰恰給了不停隱忍憤怒不願正面對抗醜惡世界的
青年一個出口
沉醉其中,一如喀藥,精神迷亂,讓恐懼憤怒拋到雲外
像服了止怒普拿疼加強錠(止痛藥量多了就是毒啊)

偶而陪著女友聽50和60年代的搖滾樂
在車上聽她哼哼唱搖搖擺擺的
會有種像在一對一私人教學的錯覺
讓我體會了不同的意識流展現
是透過音樂的傳達出
存在主義,歌德精神,甚至意識流,後現代建築美學等

就這樣
我聽著這網路電台
而完成了這次寫作
純意外

2005-05-20

時間到

lightcolortime.com

你喜歡自由自在嗎
妳很想一個人流浪嗎
我們都很渴望放開一切
不再聽見小孩尖聲嘻笑狂跑
不要在亞力山大被歐巴桑油噁的肥身碰到
但我們還有許多文字工作要做
妳還有二本書要分別在五月底和六月底截稿
妳每天光整理和聆聽課堂錄音帶就快要瘋了
我是何時何地只要一開電腦就想到我的工作
我的撰文工作...
所以我們都不可避免會
會一直拖
一直發懶
直到心頭有座宏鐘敲響
"時""間""到""...
才勉強(日文漢字是用功,我覺得真貼切啊)振作精神
買杯至少是Starbucks本日咖啡
喝了思考的香氣後就開始寫作
或說以文字方式開始進行創作

自己不知道對多少人說過很自以為是的屁話
"我可是惜字如金啊"
我是廣告資深撰文喔
我的文字都可以換現金喔
換句話說
我寫作
通常是為了獲取金錢報酬
而且隨年資的增長
我的每字平均價格
應該少說也有30元
不過這所指的是可以成為廣告旁白
或平面廣告文案的字數

可能因此我有了極巧妙的理由推託
說我每天上班都在不停寫東西了
為什麼還要在休息時間寫那些一毛不值的"廢字"呢?

然而人生肯定是經過超越人類所能想像的極高科技創生的
從挫折到鼓起勇氣面對死亡也要破釜沈舟
以及從對自我最嚴厲的否定到打落牙和血吞也要扭轉劣勢
人類這種突破困境的能力顯然是優於其它物種的
於是能力的(或說潛力)適時且出乎任何意料的展現
就成為人能成為更優越的人(尼采說的"超人)的主要因素

時勢很重要
英雄和狗熊的差別很可能只在於
英雄會在時勢到時奮力一擊
而狗熊卻常錯失時勢在手的那一小剎那

這就像
考試時第一次提醒鐘敲響時
英雄會激起奮戰的最後鬥志
狗熊則會乾脆隨便瞄瞄確認會的已經寫了
不會的也已經盡力亂猜答案了
終於
時間到

誰是英雄與誰是狗熊已成定局
只是
考試考完了
是不是就等於要進行努力創作自我的偉大的抉擇
也同時地交到每個人手中

時間到
真是宇宙中最具創造性的概念啊

2005-05-09

時間下次再見

www.lhham.com.sg

事隔近半年了吧
至少就我的感覺上是如此
確切的時間並不重要
我"覺得"的時間才是真正的時間
至少愛因斯坦是贊同我的

前些日子愛因斯坦生日
讓台灣許多人跟風閱讀起和愛因斯坦有關的著作
於是...
愛因斯坦有私生女各位知道嗎
根據記者緊追不捨的調查
我們獨家採訪了當時就住在愛因斯坦家300公里的
鄰居八先生
據八先生表示
愛因斯坦晚年...也就是臨死前
曾託夢請他幫忙照顧一位很重要的女性
但因為八先生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所以一直不願意接受這份責任重大的託負
畢竟託夢這事對真誠信仰上帝的人來說
是有那麼些不應該接受的
但事情都已經過這麼久了
台灣記者又跋涉千里來追問
我...只好坦言
愛因斯坦
確實

出現在我夢中
...現在記者將現場轉回台北的主播

嗚~~~我們的喜劇泰斗自盡了
台灣所有影劇圈的大哥們都來送大師最後一程
嗚~~~誰在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要被推翻了
就算台灣政權被推翻了我們也不在乎
嗚~~~我們的一代諧星已經離開台灣這片土地了

時間繼續依各人喜好運轉
經過了大約半年的時間沒來這裡以文字型態
出現的我
在我所居住的地方
已經發生了好多
好多跟我一點屁關係都沒有的八卦大事了

怎麼到了21世紀
台灣人特別愛自殺啊
不久前才一個女藝人因男友劈腿跳樓自殺
怎麼現在又多了個男藝人因自己劈腿而自殺呢
讓整個媒體界搞得像要偉大的中華民國降半旗
致哀般的呼天搶地

我是不會說台灣的媒體病了
畢竟台灣的媒體早已死透發臭
尤其新聞圈更早已成嗜血僵屍有眼無珠死蹦亂跳了
不過
我卻因此而再度出現在這裡一如重生般的也是事實

時間是多麼有趣的發明
明明沒有一定的規範
卻要讓孫文說中國人不守時就是怎樣怎樣
我小時候的國父
已經不能讓我稍息立正站好了
只是我莫名的扯上他
倒叫我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好吧
他高興怎麼都行
畢竟也沒多少證據證明他真的這麼說過
不像富蘭克林的名言那麼有名也就沒辦法了

在辦公室裡總讓我不知時間究竟是何時
就算外面天黑了我這邊頭頂還是明亮的
我渾渾噩噩的和愛因斯坦沒兩樣
愛思考的人活該倒楣要跟別人的時間過得不一樣
前幾天跟一位在台灣電通廣告的創意總監聊天
他以身為哲學家(至少是畢業於台大哲學在比利時
取得哲學碩士學位的學者)的立場說:
渾渾噩噩過日子的人大多是"街頭哲學家"

我雖不是
但我很認同思考和渾渾噩噩過日子的關連性
就和藝人自殺與八卦報導一樣的"勘西"(台語)

假如時間是一個圓
而我若就站在那圓心裡面
當下哪有時間可言
下次再見

2004-11-23

揀這本書說

www.ursa.fi

吉本芭娜娜在最近新出版
但其實是她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中化身三種不同性格的女孩
鶇、陽子、瑪莉亞,在這小說中她談論了許多愛與分離
書名就叫做『鶇』
乍看之下會以為這本書肯定是在說"鶇"這女孩的故事
但其實
這本書是在談吉本芭娜娜20歲前後那幾年的自己

有人說
小說家一輩子只在寫一本小說
妳可以在她/他寫的某一本小說裡見到那個全貌
(這句是我自己說的:P)
我想這小說就是可以窺見吉本整個人生樣貌的書
因此光從書名為何叫做『鶇』這個象徵來思考
就不難發現吉本是想怎麼地向別人表述自己了

若要我分類
我認為吉本寫的這本小說是屬於意識流小說
就我所知的女性意識流小說家除了吳爾芙之外
她是亞洲裡的頭一個
意識流不好寫
首先
作者本身必須非常敏感細膩挑剔愛鑽牛角尖同時還
能從某個誰也想不到的地方鑽出來
通常(就我的任性觀察)能寫作意識流小說的作者
都是從小體弱多病而且體質與心理異常過敏
為什麼喔
這要認真解釋起來實在很費時
大致上說
就是過敏---過度敏感---所以想太多---
所以思想經常異於常人
思緒經常遊走天人之外
而這就是意識流的文字特質
飄緲而虛無
冷不防就墮入人間底部直達死亡境地
以上
舉凡小說主角裡有的怪個性作者性格裡就有
嗯…大致解釋到此

接下來想談談吉本表現在小說中的三個自己
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Freud佛洛依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論認為
人有三個”我”
id本我、ego自我、superego超我
於是或許我就可以這麼假設
吉本表現在『瑪莉亞』身上的就是本我
表現在『鶇』身上的是自我
而表現在『陽子』身上的自然就是超我

要是妳對佛洛依德學說有些概念
應該不難理解為何我會這麼定義吉本在小說裡表現的
會分別是這三個我
至於我個人的理由
這樣說好了
我非常主觀且自以為是地認為
小說主訴者是誰,誰就是本我
(id,也是個人身份證明不是嗎)
所謂本我就是”個體與生俱來的一種人格原始基礎”
“本我不能忍受任何因緊張造成的能量上升…”
“會立即的用一切手段來降低這種緊張的能量”
這樣看看
與書中瑪莉亞的表現是否很接近
而且
作者將本我命名為瑪莉亞
不就是=聖母=完好的初始
雖然作者說這名字的由來是
父母希望她就像聖母瑪利亞一樣純潔、聖靈
不過顯然是作者這麼本能地看待她的本我
一個出發點的名詞象徵
一個純綷的精神性真實眼光
妳說這不是吉本的本我是什麼
且事實上
雖然書名是『鶇』
但就像"自我"一樣
這個吉本就是自我得很外顯的吉本
所以將外顯的自己設為書名
真是再自然也不過了
再看看書中本我的"瑪利亞"
卻始終才是這小說的核心人物

不是本我是什麼

補充說明
我會這麼喜歡用精神分析法解構這小說
純粹是因為這是本"意識流小說"
講白一點就是精神性流動而寫出而表現的小說啦

<待續>

2004-11-12

Martyr & Melancholiac

almashriq.hiof.no

早上出門上班前聽到電視新聞又播報
有憂鬱症患者跳樓自殺
與昨天另一位憂鬱症患者為了自殺
還傷害了老父老母而自殺成功者有類似的死相
早上出門上班後
開車在路上又聽到電台播報有教徒為信仰殉教
這類殉教者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非要來上一批
且與憂鬱症患者自殺人數似乎相差無幾
殉教徒在英文上有個專有名詞--Martyr
但憂鬱自殺者到目前似乎還沒個英文專屬名詞
只有Melancholiac憂鬱症患者
是因為殉教者已有千年歷史所以得享世人敬佩的專有名詞
還是憂鬱自殺者只有近十年歷史所以未能累積出個好名字

都暫且不管
我想談的重點是
妳不覺得這兩種自殺者有許多相關的什麼值得探討嗎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有許許多多心理學家預言
憂鬱症會是21世紀的黑死病
而現在不過才進入新世紀快滿4年
就幾乎天天都有人因憂鬱症而自殺
記得當時我聽見這新病預言時曾想
會自殺的人哪個不是因為想不開呢
所以因憂鬱症而自殺的人講簡單點不就是因為煩惱到
無法自制而要自殺的人嗎
這類人不是自有人類文明以來就有嗎
只是
為何到了21世紀後想不開的人就會多更多
這是我到現在還在用力探討的大眾心理問題
是某種集體意識的展現或流行
還是因為資訊爆炸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等等
讓人類心煩意亂無所適從的因素增加太多太快了
以致於讓思想進化速度跟上不的人類只好選擇死亡
又一物競天擇的明證嗎

我想
少有人會對憂鬱自殺者報以熱烈掌聲
至少不會像對殉教者一般給予尊敬或尊重
但事實上這兩者的求死心態似乎沒啥差別
都是想不開
都是為某種不能解決的什麼以死解決
都是因為對某個想法或觀點堅信不移
都是無法接受其他“正常”人的意見
都是心智已處於某種癲狂狀態而義無反顧
都認為死是終極的自我解脫以及解放他人
唯一不同的只是
殉教者
是有聖者做了示範且這示範還成為信仰核心
讓每個殉教者似乎都有個精神領袖在追隨
而憂鬱自殺者並沒有
沒信仰核心沒理想背景沒精神領袖
更沒歷史性的神話故事可提供參考

還不是都一樣是在自殺
都是放棄自我努力自我鍛鍊的人生失敗者
我並不是認為耶穌或其他宗教領袖的殉教是可笑的
只是對那缺乏高深智慧的追隨殉教者或憂鬱自殺者
報以同樣噓聲而已

是人都有權利選擇自殺啦
任何一隻動物也都有權利自殺
自殺說得根本些就是沒有所謂權利不權利的
想死就去死啊
那跟想活就努力活一樣
跟權利或義務一點狗屁關係都沒有
但沒必要對殉教者就給予不同於憂鬱自殺者思想待遇吧
雖然殉教者可能死前很喜樂
可能連肉體痛感等都昇華到極樂境地
但沒人殉教後還復活回來跟我們說殉教真的很爽吧
(那個神話性的故事我暫不管原因請看達文西密碼)
所以真不能對憂鬱自殺者給予相同殉教者的敬佩嗎
我想我是…
不管是殉教者或憂鬱自殺者我都不給任何尊敬或尊重

對像我這種存在主義者來說
他媽的從小就在面對死亡中活著的人
都不放棄任何可以活著的努力者而言
去尋死
根本就像魚要努力溺死一樣蠢
魚要溺死很容易好嗎
但哪隻魚溺死了
都是擱淺死的啦

有魚會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溺死嗎
只有動物
那種自以為有思想的動物如鯨豚或人類
才要去尋死
金魚或其它莫名被人類養的寵物魚並不會自殺好嗎
它們是想活想到搞錯了方向而死的
而且還不是溺死
這樣懂了嗎
只有智慧不夠的動物才會去尋死
這種去尋死的動物除了可以贏得屍體外
不該還贏得精神或心靈的肯定甚或讚譽
殉教徒與憂鬱自殺者應擁有相同的待遇
至少在21世紀應如此
至少對存在主義者來說應如此
至少對終於瞭解什麼叫智慧不足者應如此

下次再聽到有人自殺
我不會再去分他是因殉教或因憂鬱了
自殺就是自殺
那是它的選擇
跟金魚跳出魚缸一樣
真的很難為此太難過

重回很久之前寫的那篇文字結論

沒事最好別跟著死亡跳
這舞並不迷人

2004-11-11

對智慧不足來說一個亂字

www.ziyue.com

曾聽女友說她老闆問他同事說
"你知道聰明與智慧的差別嗎"
當時女友聽到後心想
不就是"時間"嗎
果不其然
她老闆在看他同事遲遲答不出正確解答後就說
不就是"時間"嗎

當時我聽完女友描述後
也十分讚同時間是聰明與智慧的分辨法
不過我也很清楚那只是分辨法之一
而不是最好的唯一分辨法
我必須說
聰明可能是與生俱來的
但智慧卻需跟著生命才能成長
而且這生命所指為無始之生命
也就是沒有所謂何時開始的生命
那也等於說這生命...
就是可以沒有時間觀也可以有時間觀的生命
在出生後的聰明伴隨這樣的生命而產生智慧

不如做一個假設說明吧
假設妳出生後七八年就被測出IQ值高達300
但這可不表示妳的智慧值也只達300喔
而是可能在七八年生命裡妳的智慧值就已成長到800
或有可能在這七八年生命裡妳的智慧值只成長到20
為何會有這樣大的差異呢
很簡單
就是一開始說的
生命是指無始之生命
所以
妳今生可能已經擁有"累世"以來的生命成長
而達7~8百智慧值了
也可能妳未擁有累世生命或累世生命所帶來的智慧
妳還沒找回來
所以整個來說
要說聰明與智慧的差別是"時間"
並無不可但也絕非唯一
因為
這牽涉到妳為"時間"的定義下到多少
且妳在這次談話中所使用"時間"二字的定義
是下在哪幾個層次

記得有天我在水準書局
和女友聊起她說過的這個聰明與智慧差別話題
她跟我說
她說的時間不是我說的那種活到老學到老,
老是寶,老人很多都具有生命智慧的"生命時間"
她說智慧是可以經過時間考驗與粹鍊的
但聰明不能...
也就是
她說的"時間"是當事物透過許多時間進行思考研究
分析探討作出令人敬佩的學說後而成就智慧的"時間"
與經過多年時間後其提出之學說或觀點都可成立的"時間"

我想
她說得沒錯
花了很多時間去做學問
確實可以讓聰明變智慧
智慧可以經過時間考驗

這智慧是可以因此就能理解因這學問而來的種種智慧嗎

很可能會有喔
比如電影美麗境界”裡那位數學家
當他研究數學.經濟與解碼到後來他獲頒諾貝爾獎時就說
他今天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確實就是同女友所講的智慧了
他已成將刻板的僵化的學說以生命中
宇宙裡 人性底 情與恨的人生一起融合
而成就了博奕理論等偉大學說
這就是智慧

但妳能說
這位偉大學者是因為時間
才能讓他的聰明變成智慧嗎
或說他這智慧只是可以經過時間考驗而非別的考驗嗎
不是吧
照這樣說
那時間裡的一切促成物或促成事是什麼
關鑑性的觀念轉變算什麼
考驗智慧的其它理論是什麼
讓智慧可以延伸到其它領域的因素算什麼
一個"時間"二字就能解釋完所有關於聰明與智慧的差別嗎

在說這句話前
特別是很斬釘截鐵說出這句話前
請務必思考清楚我在上面所提的一切
否則
不夠聰明

不夠智慧

太自負等這類評語就會跑到這樣講話武斷者的身上

妳覺得呢

人應在思想上極度包容
因為人與宇宙智慧相較恐怕比之螞蟻與人還不如
謙沖為懷是上策
特別是當妳知道人上有人時

ㄟ...對不起
我這篇文字是自說自話嗎
是我寫出來給自己看的嗎
還是看到的人因為看不懂
所以說我是在說給自己聽的呢

好像都是 又好像都不是 唉
好亂喔
好存在主義喔

【 聊聊 2012年《PRADA_心理治療》廣告短片案例 】_之二

⛷︎ 上一篇的三幕劇解析,在第三幕的「解決」段落我故意黑化的影格。就放在 上面這一張圖片裡。請對照看那幾格畫面~真的光看男主角的表情 就覺得 太有戲了~,只能說Ben Kingsley 不愧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