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8

年末新願.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


難得有人願意留言給我
我相信這位人士應該是圈內人

但舉凡在圈內
就必然受圈內氣氛影響
像自己做的廣告一樣
把我想見的無論是人是事是物
都披上某些偏執面紗...

舉我為例
在沒踏進奧美前
我認為奧美是聖殿
我為它披上一層大衛奧格威式傳奇而堅韌的紗
直到我離職後
才知道那紗在奧格威死前早已蛀洞累累
離開奧美四年多來
看著奧美創意江山易主又易主
創意部ECD從空降再由外太空空降到現在
據聞
今年終於將由老奧美第二代回來掌門
這面美好且放發奇光異彩的魔紗
又將要令我神迷了

但這
會不會像那位留言于我...
寫說"恭喜 可敬的敵手"的圈內朋友一樣
只是看見一層我渾然不知的魔紗似的
不清楚在我待的這家公司裡
女上人對我們這組
其實是愛恨交織的

我的CD不是她培養上來的
共事的革命情感尚未建立
就不斷被迫接受彼此的挑戰
我的CD似乎一直認為自己無法掩藏她的光芒
也許是機會難得忍得太久
也許是她根本不認同她的老闆
以至於弄得兩人關係
每隔約一季
就需要來一次緊張狀態

我這位CD讓我學會了如何當個稱職的下屬
但她自己卻不知如何不功高震主
她會向我們抱怨說她的老闆只知自我保護
不跳出來幫我們這組的忙
也不用心品管我們這組的創意
批評她缺乏一個高階主管該有的格局氣度
一看到她的表現太出色
就會像她以前常遇到的老闆一樣
對她抱著敵意
.............
看到這裡
若您頭腦清晰
我想您應已瞭解我的意思

本來嘛
管理創意部就是一件極為堅苦的工作
很像在帶我國蛙人兩棲作戰部隊一樣
當班長的要能夠"一切靠硬碰硬"

但假使自己當班長的實力不夠悍
偏偏手下又有白目的不停來挑戰
那麼你能做的幾乎可說只有兩個選擇
一.被他的強悍體魄打敗
二.略施小技讓他失去自信心暴露出死穴

兩者後來的發展
又有兩種信念選擇
一.被下屬打敗,並告訴他在戰場上
沒有長官會讓他有機可乘
二.被下屬打敗,並告訴他贏一次不是
贏全部,但班長會幫助他每次都贏

1.施小計讓下屬輸,是讓他學習如何巧用戰術
2.施小計讓下屬輸是為鼓勵鞏固一個團隊力量
的必要,而非個人英雄的成敗

當然
上述所指是萬一自己帶的人
竟是個比自己更悍的下屬時
而會產生的因應之道

不過還有另一種帶人之道是
萬一他/她自己帶的人比自己更強悍
那麼,他/她就要抱著死
也要比他更強悍的下屬再強悍

不管多久都要ㄍ一ㄥ下去

直到下屬失去自信
不論是口不服或心不服都一樣
絕對要讓他/她的下屬搞清楚
他/她的下屬
永遠無法超越他/她

廣告做快十年了
從本土,日系,到歐美商
我確確實實的經歷過很多類型的老闆
像現在這位CD
從她某天找我去吃飯
藉機問我近來的傲慢表現
到底是我太自卑還是太自大的心態來看
她顯然就不是大衛奧格威說的那種
能當俄羅斯娃娃的主管
不過也證明大衛奧格威說得完全沒錯
這種能納雅言度大能容比他更強的創意主管
是稀有動物中的稀有
就奧格威的經驗裡
他最常遇到的是工作表現不得了
人事與情緒管理糟到可以
在魚與熊掌難兼得的情況下
他會願意選創意強,生活弱的創意當CD
但他藉由公司制度彌補這類CD所帶領的創意下屬
能得到關心,協助,支持,和肯定
我真喜歡這樣

所以我真的必須承認
離開奧美也許是成長的天意
但接下來
也許可以照我的本意

2005-12-30

學英文是最耐久的惡夢

home.texoma.net

從18歲開始
就為學好英文而痛苦著
到了20歲下定決心
要花錢好好用功一番
誰知道
就在紮紮實實上了發音班
基礎一,二級後
(這樣就半年了喔)
卻因為自己想把全部心力投入職場
而忽略了其實職場對英文的需要
遠遠大過聯考的需要

一個錯誤的決定
造就了半輩子的蹉跎

一開始英文會不好是這樣的
本來在進國中前
父母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
還是讓我先在暑假補習英文
記得很清楚的是
那次補習雖然只有一個半月
但已讓我的單字,英標,發音,簡單造句
都打了不錯的底
但不幸
何其不幸
我國中的英文老師
竟是個連自己講出來的英文
他自己都聽不懂的(山東籍英文老師]

要命
他上課
我只有睡覺的份
因為我不但聽不懂他說在說啥
且因為他的上課進度十分牛步
讓我對英文完全失去興趣耐心

可想而知
我這個一開始智力分班在第一段班的傢伙
到升國二時
就掉到第二段班
主要原因就是對英文自暴自棄
想來就好笑
當時年幼無知的我
竟還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想說"我們反共必成,建國必勝"
到時中文就是世界最強勢的語文
所以我只要學好國文
英文再爛都無所謂
唉.......自做聰明的下場
就是一直處於學業低能的狀態下直到高中畢業

等到確認英文再不用力學
人生理想就要整個完蛋時
我已經30歲了
偏偏那時我人在太一廣告上班
日語的應用多過於英文的應用
因此即使我努力想找同事一起把英文搞好
卻沒一個人認為在日商廣告公司
把英文學好有啥必要

於是
對學英文又懶又恐懼的心態終於打敗我了
可是
到了奧美廣告後
聽見同事開口閉口的都洋文
讓我不僅要拼了命想好創意
還硬拉出時間去上課
一樣選擇科見美語

不到兩個禮拜
就因為工作太忙又失敗了

自踏入奧美後到現在
我已經有八次繳了錢上課不到一半
就落跑

英文不好
對從事廣告創意的人來說
雖不是致命危機
但如果渴望爬上管理階級
還是要接受"英文"考驗

就這樣
我今天就到公司隔壁的地球村美日語
花了四萬六買了三年半的會員資格
就靠這一次了
我已經試過各種方法了
但都被我的懶惰和自做聰明給毀了
去科見,去文大附設語言中心
去師大找老外家教,去華爾街,去格蘭英語
都是一樣的
半途而廢

但這次
這次是的很不同了
因為我眼睜睜看著升等機會一直錯失
但還是在好不容得到了一份看似不錯的頭銜後
依然因為沒有好的外語能力
(日語好,英文更好)
就等於沒有競爭力
那還搞屁啊
我已經失去多次升職機會和寶貴時光
這次再不好好學
我看這
就等著一輩子都爬不上高階的位子好了
三年半的地球村美日語會員資格
隨便自己想去上誰教的
或哪階段的課
都很歡迎
我想

我想一定要擺脫"英文"這個蟬聯二十年的惡夢
就靠你了
KAFKA先生

2005-12-29

某種民族偏執




忙了一個多月
連著四周的周休假都被毀掉
但終於有了好結果
我們再次擁有東元的廣告代理權

這次比稿告捷
不只讓我們這組稍稍降低被合併或資遣的
恐懼
也讓我們公司終於在衰了快一年後
在比稿失敗十次後終於贏了一次
讓我們這新來的總經理有點成績
所以辛苦算是有了回報

但不能否認的是
台灣廣告業就像女上人說的
廣告業的冬天真的來了
客戶端年年降低廣告預算
廣告公司也產生了再擴大與再小型的極端發展
凡經營外商的外商廣告公司者
預算不縮反增
而經營本土或日系的本土與日系廣告公司
則不但預算被壓還不斷掉客戶
變成讓小廣告公司
甚至媒體如東森電視都來搶預算

所以可以歸納的說
台灣產業不斷西進的趨勢
讓本土與日系廣告公司越來越沒生意可做
但外商廣告公司卻獲得更大的預算
做為西進的連結與轉運站
談台灣的外商廣告公司可以拍在大陸播放
的廣告影片
可以賺取額外佣金
但無力西進的日系或本土公司
就連做廣告的預算都要縮水
以準備前進中國

看到這樣的業界現象
只要做廣告夠久的人我想應該都感受到
女上人說的冬天有多難受了

不扯政治
光就商業考量
確實台灣企業都不願意把餅畫在台灣裡
幾乎每家都西進了
政府擋也擋不住
台灣的企業腦袋裡想的只有"變大"變大"再變大"
要成為可以與外商相抗衡的國際大企業
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不顧台灣或犧牲養大他的台灣
實在叫人難受
為了開枝散葉
寧願斷根也要到中國生根
不禁使人不得不感嘆
台灣畢竟不是南韓也不是日本
只是一個連聯合國都進不去的經濟體
在此除了感嘆
也無能為力
因為連我現在打出的字
傳播所運用感情與文化
都出自中國
我能說什麼

好吧
我承認
我想自己開廣告公司
並由於本身個性與公司規模
我會只在台灣做廣告

.........怎麼忽然覺得
我現在的心態有點像我二十年前的偶像一樣
她說
她不會離開日本到任何地方開演唱會


或許她的演藝事業只能到一定規模
跟她這個民族性偏執有關
不過
我不介意
我開心就好
因為是"我"的廣告公司嘛

2005-12-17

四年 漫長的

www.shellen.com

到新公司快滿半年了
雖然不敢說是漸入佳境
但至少可堪聊慰的是
最近這一個半月變得忙碌充實

這算是好呢?還是怎樣
就在我就職滿三個月之後
工作量突然加大
平時加班算還好
加到八九點或十一點到家都還OK
但近20天來
突然變成連假日都要加班了

當然這不是多可怕的
也不是承擔不起
只是有些意外
.....或許自從我離開奧美後
就沒在一家廣告公司有穩定感....
以至於很久一段時間都沒經歷這種每逢年底年初
工作量就會爆增的"正常現象"

對我自己個人來說
這樣的工作量和專業需求度
我還可說是勝任有餘
但我現在已經算是有"家室"的人了
難免會讓我感到對我的"家室"很過意不去
因為陪她的時間因此變少了
這問題已經讓我必須深切思考...
我思考的當然不是怎麼開口請她忍耐
而是在思考工作上我應該怎麼安排才妥善

記得前年因為工作找得很不順
(不是沒公司找我談...
事實上談過的公司還真不少)
意識型態,智威湯遜,台灣電通,電通揚雅,太笈策略,上奇等
前年我還跟聯廣談,待過百帝,到麥肯當FREE的資深撰文
算一算從在2002年10月離開奧美到現在
我流浪到不少公司了
這四年來
我沒做出任何一張令我滿意的平面廣告
也沒從參與到任何一支電視廣告讓我滿意

讓我
每次只要必須提著作品集去談工作時
拿出來的總是待在奧美時的作品
由於如此
上上禮拜我還與女友說
對於離開奧美,我還是感到深深懊悔
當時我為了生命品質和工作成就之間所做的選擇
根本是錯的
(因為我選生命品質,卻被譏為懦弱沒有肩膀)
而錯得更離譜的是
我竟然還回罵在奧美時對我蠻體諒的創意總監
(因為她特別寫了一封信,請我在奧美的Partner交給我)
她寫的信內容大致如此
"你說走就走,留下一堆爛攤子要我擦屁股,枉費Julian這麼保護你....
你沒有能力承擔壓力,情緒不能好好控制,沒有勇氣面對你遇到的困難....
然後你退縮,逃走,你自己想,像你這樣的人,誰還想用你.....
你找一天過來讓我們把話談清楚......."之類的

我當時看到這封信真的是氣炸了
雖然還是面帶微笑
不過我的Partner知道這封信措詞非常嚴厲
因此他也只能說
"站在創意部主管的立場,或者說在任何一個公司裡身居要位的主管
是沒辦法接受你這樣離職的...所以我想你還是跟她談清楚比較好"
當時的我根本火冒三丈,根本沒仔細想我的Partner給我的忠言
尤其是我根本不認為我是她寫的那樣把爛攤子丟給她擦屁股的
我是依照公司規定請辭,請假,然後是...逃走沒錯
但至少我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啊...
我手上的工作並非沒有人可處理的
如果我真的那麼賤!又何必在離職當天留一封信給她
說明我的困難,離開的原因,最後還附筆寫出
我真心希望某朝一日可以跟著妳工作....
而她竟然寫了這樣一封信請我的Partner交給我
信中全然不留餘地的對我狠狠教訓,還說我這種人
誰想用我(等於對我寫的那一句話甩了十幾巴掌)
就這樣當下我立刻決定
既然身為一個資深撰文
人家已是ART Base的創意總監還願意用文字找我"幹架"
我豈能不奉陪
隔天我就將我在晚上盛怒之下寫好的"回罵"信
請我的Partner轉交給她....

從此
我就把與這兩位高手的怨與仇交結成一個巨大的網
蓋住自己
即便後來自覺理虧
寫了信給她們兩位"慎重道歉"
但錯已鑄成
得不到好回應也無話可說
就這樣
到了現在

這四年來
我看著當年讓我進奧美的創意總監一路攀升
到成為國際大廣告公司李奧貝納當ECD
而這一個月
當年寫信罵我的那位CD也從達彼思離開
過去接她的位子

她們兩位都成為檯面上風光人物了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可惜在她們得道時
我們多數都已經離開她們身邊
但至少
也還是有一半以上的舊同事有小升一下天啦

在這漫長的時間裡
四年
我不斷試圖尋找一個可以發揮的舞台
因為我深信我已經擁有一身少林絕學
雖然不願接受十八銅人關就自己揮揮手說拜拜
但至少我對我的創意程度是深具自信的
沒想到
真的是一步錯,步步錯
2002年讓我做出決定離開奧美的主要原因是
那個找我過去上班的創意總監告訴我
她剛比到X-TRAIL
這裡應該是大有可為
而且在我跟她詳談後
她也願意讓我工作一段時間後
就協助我升到"副創意總監ACD"的職務
沒想到
過了兩個月後她一一把我們組員找進去聊
說她要離職了,因趴啦趴啦....
喝!是怎樣,我離開自己夢寐以求的奧美
為的就是妳給我的承諾啊
現在怎麼會變這樣,說走就走,而且是CD耶
她一走,我們當然要跟著滾蛋啊
(事實也證明後來硬撐著沒走的也被難看的請走)
於是莫名的,我被擺了好大一道

接下來的日子
衰運就纏到身上了
那紫黑煙霧始終繞在我四周久久不肯散開

比如到上奇談好要當遠傳專戶的ACD
到了公司正式上班當天竟被告知說因為公司規定
升遷命令是固定在每年的七月及十一月公怖
所以我先掛”資深文案”
但還是要準備帶TEAM
而頭銜方面會在七月就會獲得正式公告我是ACD
哪知
又被擺道了
被一個泰國人ECD給擺了道
這事多說無益
總之呢
我去百帝談ACD
小葉也說先掛資深等三個月後再正式換抬頭
到意識型態則是一開始就掛ACD
但做的事跟資深文案根本沒兩樣
就這麼折騰的
一路走來事業路很不順


在感情上卻擁有了我怎麼也想不到的女人她出現了
她的聰明才智勇敢率直,博覽群籍,認真專注
而且不抽煙不喝酒的音樂圈奇杷讓我沒辦法不投入
於是自然而然的我就很確定我可以為她做許許多多
原本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事
比如像個居家男一樣的會去比較哪一瓶洗碗精比較
溫和不傷手又能達到徹底清潔效果
會去注意現在空心菜,A菜價格的變化
或任何家事類的用品
都會審慎去挑選購買
跟以前住在家裡是天壤之別
以前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還嫌菜色沒變化,就扯說不餓再去吃自己想吃的
這麼大的轉變真是始料未及

當然啦,我透過那一段挫敗的工作經歷
也讓我深深思考關於我自己此生最需要的
究竟要怎麼改善自己的信念才能達到
而我也因為在工作上飄飄盪盪而認識了現在的老闆
透過她的介紹讓我從”創造生命的奇蹟”裡
真的找到並學會了創造出一個奇蹟
"遇到一個夢裡描繪不出來的完美終身伴侶"
她的英文名是Phyllis我的暱稱是kafka
某些某些巧合聚起來的緣份
讓我在一番試煉過後終於可以在2006/2/13
也就是西洋情人節前一天要和她結婚

坦白說
我覺得到這樣
我這一生想要的已經夠了
從小活在死亡裡的我
竟然還能擁有這樣的幸福
對於我當時來人間所設定的功課來說
我已經完成了
我已經知道”愛”是什麼了
我也已經能愛人並且被愛
知道這一切都是順著宇宙初始以來的道理而來
這已經很多了

不過她說
那我呢?
是喔!我只想到我此生的功課已經做完
卻沒想到有了她之後
我還有新功課也可以接著做了
因此就算要離開這娑婆世界
也必須將接著下來的功課做好才不枉得此一佳人

所以當一個多月前她聽我對工作上的抱怨困擾
提醒了我是不是”太傲慢”了
太看不起主管了
沒把主管放眼裡時我才發現
確實真如她說的...
現在的我對很多廣告公司的人來說
我應該是一個”傲慢”的人
即使我只是對事不對人的
反應一些工作上的不夠好
也會讓其它部門
例如業務部感到我這樣的態度是在挑釁
以及我總會急於把事情釐清卻忘了我只是CD的助理
這個TEAM還是她的
我總是先發言,或做補充,對我來說是想把事情弄得更好
卻變成是很”傲慢”的沒把我主管放在眼裡
因此我接受了女友建議
學習當一個稱職的”助理”創意總監
而且即使當某一天我成為帶TEAM的ACD或CD
我也不能忘了我的上頭還有ECD
所謂職場倫理
在台灣是不會被消滅的
或者更精準的說
關於倫理
在職場上千萬要小心處理

在今天這待了快半年的前幾天的
某個要加班的周六早晨
因為早起了
所以寫了這些
很多人認為是在寫給我自己看的文字
給妳看

最後只是要做一個收尾
離開奧美四年了
我終於有參與一支廣告影片可以拿出去見人了
敬請期待EPSON的新廣告

2005-11-07

試用看 好用嗎



吳心怡_資料來自遠見


在這裡已經待了三個半月
就我的認知上來說
在我工作滿三個月之後的一周內
主管應該要找我談談這三個月的表現與問題
而我也必須明確針對問題點提出有效解決之道

這麼說來,也許二周多前
我的CD找我吃飯
我想事實上她是想知道我的工作心態和狀態
也就是評估
雖然不是很正式表明的評估
我也以為這只是就一個重提案和工作上
作息與公司文化衝突性的問題釐清
現在想想
這應該就是雙子座CD喜歡用的技法

這不禁令我想起當時在奧美
和現在的情形真的很類似
當時我的直屬總監吳心怡也是雙子座CD
由於我分不清她是忙還是怎樣
總之過了試用期好幾天
她還是沒來找我談
當然啦
主管不主動談是可以有些往好處想的理由
不過蠻一板一眼的我
卻不大能接受明明公司有規定要評估卻不評估
我也很想知道我夠不夠資格當奧美的創意啊
所以在我隱忍了一個月後
我終於主動找她
我想確定
她是覺得我OK還是只是再給我一些時間觀察
因為從我的角度看
我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滿意
現在當然不用說
當時是我想太多
她看到我來只是想知道這些
就說我表現很好
我卻說我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
她就說那就再努力啊
就這樣
莫名的過了試用期

其實關於公司試用期
勞基法是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試用期只能當作是公司與員工的協定
但若協定認知不同
最後還是會回歸勞基法規定
法律上是這樣的
新進員工在公司工作未滿三個月
無論員工或公司任一方
都可以以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離職告知
或請對方不必再來
沒有”預告期”
可以當天講當天走
甚至講完就走或留一封只做到今天的通知信
勞資雙方就算符合勞基法
資方是不能以勞方工作表現不佳
或以未滿三個月等其它理由
就不支付勞方已工作過的工資

其實把這過程稱作”試用期”也無不可
但勞基法規定
一旦工作滿三個月
資方要請勞方離職
就有一個依年資而明確規定的”預告期”
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員工離職必須在離職前10天通知
資方同樣也須遵守要叫勞方走也要給10天預告期的規定
沒給就叫勞方當天走
資方還是得資付勞方十天預告期的工資
而勞工若未依規定於十天前告知就離職
那麼資方就可以將這行為視同曠職離職
如此一來不但勞方拿不到十天的工資
資方還可能會將那些原本是必須支付的工資
以各種可行的名目扣除掉

所以現在我已經受勞基法保障了
要叫我滾蛋
至少還有十天錢可以拿
只要我不意氣用事的
被主管一說”滾”就馬上拎包包走人
就還有轉圜空間和其它機會
這包含
會被更高階主管或其它部門慰留或調組

過去的我除了在奧美以外
始終都是率性而為的人
看這家廣告公司太遜
就不想待
通常不過二個月就走人
還好在奧美之前
都沒真的這麼做過
因為
廣告公司總是有好玩的事會發生
呵呵
反倒是離開奧美後
眼高手低
不能忍受創意程度比我差的當我主管
也不能接受除了奧美以外的公司文化
仗著自己有奧美光環
一家換一家
且在換工作的空檔還浪費了至少365天沒工作賺錢
一個糟字

目前在這裡
雖然並沒有任何值得或想像得到會有任何成就感
但至少有些沒做完的功課
在這裡我是有機會做完的
也許這就是我在這裡所能獲得的最大成就了
我不能老拿奧美當標準看待我所接觸的人事物
我必須學會將工作程序與同事程度
創意標準等等都做適當的調整
因為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廣告生命階段任務要達成
或說要通過
那便是”穩定性”
所謂穩定性當然不是要做到傻傻的一直做下去就對了
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個能承受各方面不同的意見與壓力
假如我今天已是一個CD
雖然我總有新鮮的創意可發揮
但如果沒有彈性的妥協力
沒有足夠的EQ 控制情緒
不能成熟的思考老闆與更高層的顧慮和價值觀
那麼
我要成為一個我要成為的廣告人
就會很難
畢竟我只是我
我不是孫大偉許舜英劉繼武那種”型”的我
因此我勢必要有我的”型”
並讓這”型”獲得能符合位居高位的人的首肯

這沒有錯
不然我只能自己開廣告公司了

2005-10-19

三個月

記者陳立凱/攝影



就醫學上或就有經驗的婆婆來說
女人懷孕三個月就看得出來了
一對男女在一起三個月如果還不能擦出火花
(火花姑且定義為情慾澎湃到渴望用肉體擦出火花)
應該就是這廂有情那廂無意了
在一個陌生環境長時間待著
如果三個月後還是很不想待著
比如監獄
那未來的日子苦多於樂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有句話說三人市虎
法令上有三讀通過
待人處事上有三緘其口
所以不諱言
很多事確實都是無三不成”理”的
因此打從國中畢業後
我就常遇到三個月這三個字
因為新進員工大都要經過三個月試用期
(我是資深新進員工)

我的沒定性
讓我常常遇見三個月試用期
但我的沒定性
也常讓我一過三個月試用期就不想待了
三個月足夠我瞭解一個小環境的人事物了
三個月也足夠讓我學會一個沒啥大不了的工作技能
三個月也完全足夠讓我用光一個環境能給我的好奇心

就這樣
從高中開始半工半讀後我就
一路換工作內容
一路換工作環境
一路看過各種人
直到我莫名的變成不用當兵
莫名的被護膚沙龍女老闆誣陷我的道德操守後
我就莫名的立定志向要當一個廣告人

我的腦袋太不乖了
新工作技能太快學會了
唯有廣告
才能讓我不斷學習新的事物
只有當一個創意才能滿足我用不完的好奇心
以及永遠能讓我找到新的標準答案
就這樣
我開始尋找廣告公司
就這樣
我從一家剛創業的亂七八糟廣告傳播公司
到走進中大型規模的日商廣告公司
這樣一路走來
卻還是
一過三個月
就沒啥可進步和學習成長的了
但為了不再重蹈覆轍
我總共花了五年才待了三家公司
第一家公司就待兩年
雖然那根本不是家廣告公司
但到了第二家卻因為那家公司已經沒有競爭力
害我只能待一年就滾蛋到看起來很有前途的公司
想不到兩年後這家公司竟然又失去競爭力的
害我非走不可
想不到這一走
我又墮入三個月的宿命性輪迴中

今年已經是我踏入廣告圈的第十年了
今天已經是我踏入這家日商廣告的第九十一天了
超過三個月了
算起來等於過試用期
不過並不是就算正式任用了
因為我的經驗中
就曾遇到
也就是去年我去意識型態掛ACD時
當時許舜英說還是彼此定個試用期吧
一個月好了
你做廣告也夠久了
我想一個月就可以知道彼此合不合得來
我欣然同意
沒想到一個月過後
她竟然跟我說
我的CD認為我的表現不符預期
所以她要再給我一個月試試看

既然說好了一個月
那她這麼說豈不等於說咱們是合不來了
就是還沒通過試用嘛
哇咧......
所以我喜歡這行業就是這樣
變來變去改來改去隨人高興

就這樣總而言之
我今天已經在這環境待三個月了

昨天我對我老闆和其它同事說:
(因為在一個案子的會議上有個一直存在的問題)
「我來這裡”觀察”三個月了
(沒聽錯啊各位,是我”觀察”而非公司試用我啊)
這裡的Account只有xx會寫基本的brief
白紙黑字的讓我們知道這次是什麼案子
其它的沒有一個連這最根本的
業務部給創意部的工作簡報都沒有
不要說是”比稿”了
就連今天這個只是一個正常提案
從我們開始思考開會工作到現在
連一張”紙”都沒有…」

說完這些話後我就在想
我算過了試用期了嗎

我已經在一個環境長時間待了三個月了
雖然不至於讓我一直不想待著
但也沒什麼讓我很渴望待著的理由
這樣算過了試用期了嗎
至少就我的角度來說
我是做滿三個月了

許多三個月裡的其中一個三個月
就這樣

我想我還是自己開家廣告公司好了

【 聊聊 2012年《PRADA_心理治療》廣告短片案例 】_之二

⛷︎ 上一篇的三幕劇解析,在第三幕的「解決」段落我故意黑化的影格。就放在 上面這一張圖片裡。請對照看那幾格畫面~真的光看男主角的表情 就覺得 太有戲了~,只能說Ben Kingsley 不愧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