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1

神在哪裡



近日看了一部電影


今晚要把日本客戶的文案寫好


在今天之前的三個多月來我一直在整理自己


這部電影是試映片但其實在國外早就上過片了


一個多月前我學會了有效催眠自己和透過催眠幫助別人


上週我學會NLP(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很多運用技巧


這部對我自己內在產生不小變化的試映片片名是""與神對話""


現在我要切入正題了




電影裡的男主角看起來和我現在的年紀差不多
面對中年危機的男主角在電影開場沒幾分鐘就因為
看見一個他非看見不可的人而讓他走進了中年的危機最高點
我不是很確定為何他被撞車之後會走不回他原來的職場
也許他和我一樣有著自己也不知為什麼的原因就莫名的
迷惘了
這部電影""與神對話""是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走進台灣的心靈書
片中男主角是一個(在我看來)自尊心蠻高但自信心不夠的男人
他窮困潦倒到最後終於受不了饑餓而吃了從垃圾車裡翻出來的漢堡
但讓我感到最可悲的是
在他已經因為受不了飢餓的折磨而...
以顫抖的眼淚拌著可能有些發臭的食物要送進嘴裡時
看見一個小男孩以一種""這個人怎麼會這樣呢""的眼神看著他時
我也跟男主角一樣不爭氣的哭了

唉.......
我心裡想的是
會不會有一天
我這個從小就認定寧願餓死也絕對"不食嗟來食"的傢伙
也會不爭氣的去翻垃圾車的食物而且還因為太餓以致於
癱坐在骯髒的地方就吃起和餿水沒差多少的東西...
所謂的自尊心
早已惡狠狠地被自己的饑餓感給吞噬到不知名的荒漠
我會不會也有一天會這樣.....
會不會沒有足夠的意志讓自己餓死......

後來
男主角聽到神跟他說話
他從一開始的慌亂
到後來的如實寫下神的話語
雖然字字句句
都與我閱讀的新時代思想書的內容相似
但因為那聲音是透過男主角自己的"心聲"所發出所回答
就讓我不得不同意
這確實就是與神對話了
不說別人就說我自己
就確確實實聽過自己的"心聲"
告訴我自己關於生命的道理
只是我很少認真傾聽這個內在的聲音
畢竟一個從小在怪力亂神環境中長大的存在主義者
是不大容易相信自己內心說的話會是神說的
(而且我根本無法知道到底是哪個神在哪裡對我說話)


但當我在廣告圈走過了十五年
卻只能面對眼前的一片茫然後
我現在能相信的
也只有那無法以肉眼所見的唯一的唯一


日後我會想寫更多關於""與神對話""的事
不過現在我想寫的是
今天上午11點之前要交給客戶的文案
(現在我寫文案時的味道已經不新鮮了)


我希望我能早日再回到這裡
繼續透過自己與神對話下去

2009-06-01

暫時失去廣告熱情

farm1.static.flickr.com



這三年多來,台灣廣告景況加速惡化,去年520後,我的收入景況跟著快速惡化。到今年3月底,我終於成為現在最流行的人口之一;對!不是失業人口,我已經失業過三度,全拜日本第三大廣告集團之賜,所以只要不再踏入那家沒太陽且太陽也不會一直升上來的廣告公司,我想我是不會再成為失業人口,因此我成為的不是失業人口但也好不到哪去的,今年2009年中華民國政府立法通過並於4月開始上路的「前置協商債務人」人口。

很屌吧!

台灣才開始重視憂鬱症問題時我就已經得了憂鬱症、台灣廣告業才開始走下坡我就成為第一批日資廣告預算退潮下的失業人口、在台灣為解決雙卡風暴而想辦法讓「理財不當」上班族有個喘息機會的實施「前置協商」時我就成了第一個月時執行案例之一。我真佩服自己總是走在時代潮流的尖端。這個月起,我就已經是個想用想辦也沒辦法用也沒辦法辦信用卡的人了。枉費我在台灣的信用卡還沒在普及的80年代就取得信用卡,並努力經營的個人理財信用從此步上「暫時停止呼吸」之途!了不起的連動債和全球金融風暴與執政黨633政見大跳票,我這曾自以為風光的廣告創意人,頓時成為廣告不實人。

前一個月真逼哀。

死命掙扎了足足一個月,心驚膽顫拋售家當才勉強換來一個「已將協商結果送交各金融單位核定」的喘息空間;在此同時,同事們則已一組一組從公司旅遊和年假休息的快樂情緒中回到工作崗位。好可笑的對照,看別人出國玩回來,自己從破產邊緣爬上岸,莫名的有了不知為何而活的可笑感。就像那家華X銀行人員來電諷刺侮辱我一樣的,我覺得自己在二十多年前決定走廣告這條路,根本是一種自取其辱的決定!為何我不選擇去做「不會有頒獎典禮」的工作呢!搞到現在從沒上台領過獎,倒是先在咖啡館領教銀行信用審核人員的冷嘲熱諷。無地自容的下場,是自己架構起來的舞台,那句「戲棚下等久了就是你的」還真是有趣到不行,我著實等到了,等到一座「理財無能」獎座,跟廣告看起來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獎。為何我要說看起來一點都沒有關係呢?因為事實上一點關係都沒有才怪。

我現在的月薪是去年同期的一半,而且這樣的薪水已經半年了,不見起色,我完全的錯估情勢,廣告創意人過去的收入讓我不懂現實,以前自信滿滿的專業技能讓我嚴重誤判自己的受薪能力,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讓我暫時失去對廣告的熱情!

「什麼,你對廣告的熱情是建構在收入上?」這不是廢話嗎?如果我不在乎我的收入能力和現實生活品質,我幹嘛不立志當作家!art base的創意怎不立志去當畫家!只有那種渴望創作又期盼能滿足現實需求的作家和畫家才會甘願去做這什麼廣告創意工作的啊,難道您不知道嗎?有那種一身反骨成天對現實不滿批判又能滿足對理想和夢想期望的創作工作嗎?有啊,不就是廣告創意嗎?但如果這份工作到頭來根本無法兼顧現實生活所需卻依然要付出全部心力整天胡思亂想還要和人溝通得半死,那不如就好好把聰明才智發揮在藝術或現實上去二選一不是更好!是啊,幹嘛呢,不過就混口飯吃嘛!賺的錢也不比房屋仲介多、理想性也沒畫家和作家高,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做幹嘛?是的,我現在最大的質疑就是這一點,[去用力賺錢吧,既然現實照顧不了,就老老實實的去做一份實實在在幫「自己」賺錢的事業吧,也許這才是對的。

沒有理想性又何必做創意。

要做一個出色的廣告創意人就要有絕對的廣告熱情,如果不能不顧一切的從事創作,那不如去當政客!反正一樣要下19層地獄,一樣在造口業,一樣在自我欺騙又欺騙他人,一樣在說真理的謊言不是嗎?又或者去當個真正的商人好了,可享不顧國家主權只要能賺大錢的特權,何樂而不為?我的心中,現在有這兩種聲音在交戰!這不是以前那種可以被人笑說「文案又不是作家,故作什麼姿態」那種可以偏執到不鳥他人的自負;現在一種是靠向自卑這邊的自我懷疑!這一個多月來,失去了可以抓的浮枝,找不到可以摘的星星,我已經滿手的污泥,在被理想唾棄的糞坑裡,我像是個「只在求一份還不夠償債的收入」而工作的人!我褻瀆了我自認為從事廣告創意工作應有的神聖性!在一片霧朦裡一路踩著前人的屍體只為了換取一個吃不飽也穿不暖的收入,前輩的犧牲原本是可讓我等享有一個無憂的創作天地,但現在我卻是在糟蹋他們,如同一堆只想靠攏極權世界的自由者,羞愧啊!

這是近一個月多來對自己所處境之厭惡感

祈求創意上主赦免我的靈魂

2009-05-08

割捨難


不是捨不得放手讓龜走
只是覺得失敗得很難受
快三年了

完全不是物質的
是在那可以行動的空間裡頭
曾經承載了什麼喜怒哀樂
前一部車賣掉的時候
是因為有了這部紅龜
才沒那麼難過
但即使是現在要我再看見墨綠的她
還是有種愧疚
像沒有陪她到我死了我才走的那種不應該
車對男人來說絕對不是車
也絕不是小老婆
對我來說
是更像親人的那種感情寄託
因為車可以包容一個男人所有的對錯喜怒哀樂和挫折
會願意這樣對一個男人的
也許連家人都做不到
男人需要包容
跟女人需要保護的需要度差不多
如果說女人需要一個窩
那男人就是需要一個可以行動的窩

隨便了
沒什麼好比喻的
各人造業各人擔
是自己造成的就沒什麼好說了
只是
連拿起相機的力氣好像都沒有
不知道
這感覺可能和賣掉自己的親身骨肉一樣難受

朋友對我的情況說得很自然
仿彿他自己也曾經這麼痛過似的
是沒錯
活著不過是夢
沒有一絲物質是真實存在過
但我現在心裡的感受卻比什麼都實在
這種失落
有生以來第一次
算了
也沒誰懂
寫了又如何
要放上來只是因為
也蠻久沒寫新文章了



不過就如此



回到我一直活著會想的







該我的終究不會走
換句話說


............
算了
誰叫自己要做廣告人呢

2009-03-25

原來我喜歡忙


大衛奧格威說人不會因為太忙而死
我想他說的是
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那種太忙

雖然說他說那是俗諺
不過我認為那是他的個性使然
他喜歡活得很充實
因此他的意思應該是
人不會因為活得很充實而死
要不然
過勞死
不就只是西醫再一次創造的新病名

也許過勞死真的是現代病
也許是以前古代不將工作太累而死亡稱為過勞死
總之
我又離題了

我猜現在在台灣有很多人很希望自己保持在

的狀態下
我也不例外
只是
以前我就喜歡在忙的狀態下並不是現在才喜歡

會讓我覺得生活得很充實
特別是那工作若是我很喜歡的事的話
比如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
是的
我是喜歡一直寫的人
所以我才會當文案啊
而且不只是喜歡一直寫一直寫
還喜歡一直閱讀之後再一直寫
也就是說
要是我根本就是一個不缺錢的人
那我肯定是一個作家
不見得寫的書會有人看
但難免會希望有人會喜歡看啦
像普魯斯特那樣

能像普魯斯特那樣不缺錢又有空閒
平常沒事就只是觀察自己以外的人類
再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作
就算要自己花錢印書
也沒差
反正當個貴族就是不缺錢嘛
而他寫作的目的只是為了爽
所以就算他一生都為氣喘病所苦
也活到就當時來說已經是人瑞的歲數了
這才叫好命
我這種不算


也許以前還待在家裡時有家人給我吃給我住
是好命啦
但現在絕對不是
缺錢的人都不會好命
現代人還有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是工業革命以來一直沒解決的問題
均富

共產制度雖然讓多數人有飯吃
但也讓多數人不能享受好事物
也許古巴是好地方
但是一想到要是缺乏人權的話
再怎麼均貧到大家至少有飯吃
都不算好的
何況
因為均貧的關係
多數人是不喜歡很累的情況下
想過那種很忙而且忙得很快樂
這種神仙般的日子是不太行的


寫作這種事就是這樣
也沒特別要表述什麼的就這樣一路瞎扯
只為了要說
原來我喜歡忙
這麼無關緊要的
發現

這是我看了老婆寫的一家之貓後有感而發
因為她說她只要看著家裡的貓就會很快樂
我卻沒辦法
我應該是只要讓我騎上公升級以上的重車
比如不吵的哈雷機車
然後一路吹著風去海邊接收陽光能量的話
就會很快樂吧

就醬

2009-03-16

騎機車的台北市民活該被莊孝維嗎?

1.bp.blogspot.com



太令人無法接受了!

這要說台北市政府的眼中沒有市民,還是說台北市政府把騎機車的市民當猴子耍?

台北市的小巨蛋地下1樓的機車停車場算是台北市少數的,稍具國際城市水準的機車停車場,但自從去年10月起,為了迎接"聽障奧運"還是什麼原因,就無聲無息的(本人週一到週五上班時間都把機車停在這個停車場但我卻不知道) 沒有預先安排,就罔顧市民權益的說要施工,不由分說就暫停開放B1機車停車場,這也就罷了!台北市市民繳稅繳罰單給市府,就是希望市府修繕道路和公共建設;但若不把市民的需求當一回事,就太令人生氣了。

為何去年公告說「為翻修機車停車場的入口道路,故自97年10月XX日起施工,預計到97年12月31日完工」卻在12月31日前就將公告直接改成「......預計到98年2月28日完工」(有圖有真相,預計施工完成日用塗改和貼貼膠帶就想打發人)氣人的是到了98年3月1日,還是沒完工啊!還在施工啊!而且機車停車場的入口車道還沒完工,入口車道一旁新設的汽車停車格卻已經停滿了汽車;所以本人就等著看,看這次工務所要把完工日期改到民國幾年幾月幾號?上週(98年3月14日)答案揭曉了,已經改成「.....預計到98年5月31日.....」,那是怎樣,之前的公告都是公告好玩的嗎?一直改日期,豈不等於遙遙無期,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有的施工作業控管嗎?

再從別的角度看這問題!如果施工日期無法如預定時間完工,所以在12月底前先行更改預計完工的公告時間,倒也無可厚非;問題是,又多了兩個月的施工期還是無法完工嗎?還將無法完工的理由推給「台北市捷運局」,說是因為松山線施工圍籬要到5月31日才會拆除,所以預定完工日期就再改一次改成5月31日!拜託好不好,捷運施工圍籬圍在小巨蛋的機車停車場入口外,是早在98年1月10日就已經知道的事,捷運施工圍籬把機車停車場入口都圍住這件事,是任何眼不盲的人每次經過圍籬一定會看見施工公告的,難道每天在小巨蛋周邊進行改建的工務所會不知道嗎?不能預先就為這問題提出因應的辦法嗎?改一下動線,機車不就可以進入停車場了嗎?

為何連這點變通都不做?搞到小巨蛋周邊居民的巷道、小巨蛋的施工外圍都停滿了不能停入小巨蛋B1停車場的機車。那位於小巨蛋北寧路上的地下停車場,為何不能開放出個一層讓機車停放呢,市政府官員或施工單位若是願意設身處地的為台北市機車族著想,就不會放任這種問題一直存在,這問題存在已經半年了!

當然啦,施工單位以及在小巨蛋工作的市政府官員,是有自己的機車停車處(確實在工地裡有機車在停放、小巨蛋汽車停車場入口車道旁還有另一塊B1停車處有機車在停放);那市民呢?

我在2月28日前一週和後一週,共打了兩次電話到1999市民熱線去反應問題,結果呢,至今依然石沉大海,接聽電話的服務小姐都說"會回覆我處理的結果",可是結果就是「繼續裝作沒這回事」?是要等市民自己失去耐心,然後就可以就當沒事了嗎?

日前,3月15日(日)台北市政府在小巨蛋辦了場花博會,大批的人潮和車潮擠得水洩不通,開汽車的市民到了小巨蛋還有兩個公有停車場可停放,那機車呢?小巨蛋B1明明有機車停車場(少說也有3百個機車車位),卻因為施工單位不為市民著想,就讓它放在那裡養蚊子,這是什麼心態啊?是因為反正施工單位自己有地方停機車,就不在乎市民的停車位需求嗎?結果呢,3月15日一整天下來,整個小巨蛋週邊都有騎機車的市民,載著老婆或小孩在場地周圍一直吸廢氣繞圈圈。如果這是施工單位或小巨蛋工作人員的家屬,他們會忍心讓她們在大熱天下這樣找機車停車位嗎?施工單位和小巨蛋管理官員有同理心嗎?

真是受夠了,施工時間一改再改、有時間上的異動也不事先"應變",改一下入口的路線就好了啊?但他們就是不肯照顧騎機車市民的權益,真是夠了。別忘了,小巨蛋及小巨蛋地下停車場是公有財產,不是哪個私人機構的設施,台北市民有權得到相關單位立刻改善B1機車停車場的入口道路安排;也建請台北市真正願為市民服務的市議員,請協助我們騎機車到小巨蛋的市民,能有一個"在2月28日後就應該要還給市民的"小巨蛋B1機車停車空間。

謝!

PS.我待的廣告公司就在小巨蛋旁,所以整個施工過程本人一清二楚。

PS2.終於在我拼命用力到處抓耙子後的一個月,4/10起,有了臨時便道可進小巨蛋機車停車場了

2009-03-09

重車夢不是這樣開始的


不懂重車的人會說我這台SUZUKI的Skywave250算不上重車
理由1-這是速克達啊
理由2-才250cc哪算啊
理由3-一點都不金屬怎麼能叫重車
以上三個理由
確實是一般人對重車看法
總覺得速克達不管cc數多大都不叫重車最多只能叫大羊
而一般人印象裡的重車簡單講
就是像賽車一樣的那種,那叫"仿賽車"
這種車嚴格說起來也不是全都叫重車
因為仿賽車也有150cc,250cc,500cc的
另一種最普遍印象的重車簡單講就是"美式嬉皮車"如"哈雷"等
當然還有一種重車是非常猛超級悍的"日式街車"如"SUZUKI的B-KING"
另有一種重車是一騎上路大家都不會懷疑的
就叫它重車了如"BMW"的豪華休旅款式動輒1800cc的休旅重車
換句話說
我這台AN250還真的離一般印象中的"重車"挺遠的
但各位知道嗎?
我這台機車車重185公斤,加上駕駛體重就超過600cc數街車總重量
車身長度更因為我加裝46公升行李箱使得總長超過最大的哈雷機車
一般沒經驗的機車騎士要是一牽動我這台AN250
第一個感覺就是怕怕...因為她的造型線條
會讓人產生這[只是一台大一些的速克達]假象
待真正走到車身邊才會知道這台車真的很大一台
不是重車是什麼
光是那體積就夠迷人了

可惜
到目前為止也只有我一個好友親身體會過
無論是馬力扭力和舒適性,完完全全就是一台重車的享受
而且
我已經賣掉了
整理得很美
然後賣掉了

為什麼會這樣

簡單講

這台車是白牌車
50cc以上250cc以下是"白色車牌"
在道路上的路權和所有白牌車一模一樣
也就是
不管我的車馬力多大長度多長身車多寬安全極速多高
我就是要跟100cc小機車一樣在一般機車道上忍受白目待遇
所以我要換紅牌車
可掛紅色大牌的機車其cc數要550以上
掛紅牌的機車可以上"汽車道路","快速道路"享有
和汽車接近的路權但要繳比相同cc數的汽車更高的稅
這無所謂
總之我就是想換紅牌機車


人算不如天算的
我不但是因為錢不夠換紅牌重車
連保住這台史上最舒適的大型速克達都沒辦法
對啊
因為我是約聘人員
薪水只有正職的一半
所以我的重車夢就只好
擱著

男人啊
如果沒有重車夢
大概也有跑車夢吧
機械和速度
對男人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
就算不是要騎得很快
但光是那種享受"御風而行"的快樂
就不是一般運動所能比擬的了

老婆剛剛在我寫這篇文章前問我
[你知道不老騎士嗎]
我當下立刻回說知道啊
就是一群年紀很大的老人騎重車環島啊
話才說回立刻被打槍
不是騎重車啦是騎一般摩拖車
然後就要我看一段[不老騎士]夫妻篇的影片
各位要是有興趣就上Youtube搜尋一下就會看到
我跟著老婆看了那一小段[不老騎士--夫妻篇]後覺得很感動
一方面是感動老人的深情
二方面是感動老人的熱情

台灣擁有騎機車環島相當好的天然美景地貌與環境特色
所以每到了週末假日就常見一隊一隊的重車騎士
穿梭在台灣各大小省道與鄉道

在此先不論近來重車造成的兩極化議題探討
我想說的是
不論是騎單車環島還是騎機車環島
台灣都是一個非常非常適合的好地方
只是
到目前為止還沒見著有哪個公務單位有想要全力執行一個想法
讓台灣成為一個[騎車環島旅遊的天堂]
這樣有夢想的規畫案

我只能說
隨便啦
騎車追求的就是自由與自在
在安全舒適的前題下
我的重車夢
就可以這樣不斷開始再開始
suzuki Burgman 650 等等我
今年我會帶妳回家的
讓妳停在妳妹妹之前停車的地方
接受我的愛護和珍惜啦

【 聊聊 2012年《PRADA_心理治療》廣告短片案例 】_之二

⛷︎ 上一篇的三幕劇解析,在第三幕的「解決」段落我故意黑化的影格。就放在 上面這一張圖片裡。請對照看那幾格畫面~真的光看男主角的表情 就覺得 太有戲了~,只能說Ben Kingsley 不愧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