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有機會在週日午後再回到夏洛特咖啡館
幸運的
剛好坐在我常坐那位置的人結帳離開
然後我因為有點莫名興奮的情緒作祟
使我前往那位置時的動作
和取出書本與筆記本的儀式性動作都加快許多
應該與快轉30%速率在播放影片的效果一致
不待年輕女侍者放下menu我就說"美式摩卡"
好久沒這樣在這裡喝咖啡看書了
因為我在這裡看書超過十年了
所以當整個情境熟悉感又回來時
其打開書本時的心境也自然的變得很抽象的踏實
那天看的書
是放在我包包裡已經超過三個月的
東京奇譚集
之前才看到"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
不到一半的地方
這次
就理所當然的從那"地方"開始看起
有人早就已經看完這整本書了
對這篇故事印象最深刻莫過於故事中的失蹤男子
他不僅是個和她弟待在同一家證券公司的男人
而且他有著在佛教界中相當特別的繼承人身份
"日本淨土宗佛教寺院住持繼承人"
就是因為對此身份感到特別好奇
還為此寫了一篇文章放在她的BLOG上
但當我看完整篇文章後
我發現我注意到的地方竟和她完完全全的不同
而且這發現讓我有了
對我來說是非常重大的"領悟"
這領悟跟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所做的事
有相當大的關係
我在看書時她正在參加一場佛學讀書會
我是在20歲那年成為正式的佛教徒
從當時到現在
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將我領悟或體會到
既不特別又很讓我震撼的智慧法門傳出去
而當我把這篇
"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看完後
我發現原來這故事的重點是"尋找那個"
==="那個"大概像門一樣的東西
===說不定是像傘一樣的東西
===不過只要看到"那個"一眼的話
===應該就會啪一下馬上就知道
的那個
而那個是什麼呢
我領悟到
那個就是智慧法門
那個就是佛
那個就是真理
那個就是真愛
那個就是宇宙中最高深最簡單的道理
那個就是理想
那個
就是每個人的"欲望"
想獲得的什麼
想變成的什麼
想擺脫的什麼
想看見的什麼
想摸到的什麼
想聽到的什麼
也就是
人類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如果用電影第五元素來講的話
"那個"就是"愛"就是能擊倒一切黑暗的"第五元素"
用駭客任務第一集來說的話
就是"母體"
用駭客任務第二集來說的話
就是"選擇"
用駭客任務第三集來說的話
就是"無我"
而且
當我看完"日日移動的腎形石"後
我又更進一步的領悟到
原來小說存在的必要性
竟然會等同於一本佛經
我試著這樣說明好了
我們所見到的佛經有大部份的原文內容
若以文學形式來說的話應該是偏向
傳記文學與報導文學之間的"記錄文學"
但這原文為梵文的記錄文學轉成中文後
其實已經變成一種不容易閱讀理解的
以文言文翻譯轉化成的"經文"
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文學形式說真的
在此時此刻來說我真的覺得不重要了
因為"經文"的力量之大
根本不是"懂不懂"其中含意就能明白的
許多虔誠佛教徒能擁有不思議能力者
是根本不懂佛經中所談的是什麼
或者更精確的說
是在讀誦經文多年後不知為何的就懂了
經文中所傳達的一切
且獲得那本經所能提供的不思議功德
也就是說
知不知道經文裡在講什麼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去"讀"
更精確的說是去"很虔誠的讀誦"
那麼
如果我能將我想傳達的智慧法門
以小說形式傳達出來存在出來的話
豈不是會像"顯神蹟"一樣的能讓人"懂了嗎"
像"達文西密碼"要告訴世人的種種嗎
(而不是以研究報告的形式讓世人知道)
也就是說
當我發現村上春樹的書裡藏了那麼多
哲學佛學物理學天文學及他自己領悟的道理後
我終於瞭解到
要傳達高深的道理不需要用高深的文句和表達
而是只要"讓祂存在"就好了
當然啦
如果是以暢銷小說的樣態存在的話
對人們的幫助會更大
以上所表達的
我不知道有誰能懂
不過沒關係
我已經知道了
我已經讓腎形石"存在"了
這樣就可以了
那個也存在了
2 則留言:
china's kafka
what do you think?
這篇已經是個公案了,只有那個才知道這個囉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