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9

鍾伸說的對



大約一個月前
我和鍾伸聊天

那是個亮麗的周六下午
那是一家九年前就常去的咖啡館
位於安靜街道裡面
兩旁都是好大的樹連接的
富錦街
有意思的是
這家咖啡館就在一家名為富錦街的餐廳對面

我比鍾伸早到了幾分鐘
店員帶我到鍾伸常坐的位子前
那時
陽光正灑在隔座花瓶上

當鍾伸進來時
我已經喜歡上這家咖啡館了
縱使這次"聊聊"終究一樣也只是"聊聊"
至少
我得到一家建築師開的咖啡館...地址



不愧是前輩
我和他聊了近20分鐘
鍾伸才說明他並非故意只是"純聊天"
但既然我知道這次不會有特定結果
那不如就"聊聊吧"

話題行進中
我無意地提到了台灣廣告圈近幾年的慘況
特別在我兩次非自願離職都是因為同一家
日本廣告母公司恩賜給我時
就免不了讓我對外商與日商廣告公司
有了迥然不同的看法

過去長輩給我的印象是
進了日本企業就像進了公家機關一樣
公司會養員工一輩子
這印象在我於第一家廣告公司工作時
是非常正確一致的
公司管理部門有工作年資達20年的老員工
業務部門也有15年以上的資深人員
甚至還有在當時已經跟廣告公司分家的"媒體部"
竟然還有二位員工依然在崗位上且年資有10年了

這公司的董事長是位中年俊俏的日本仕紳
他的出身背景就是日本總公司的社長之子
因此公司員工絲毫沒有懷疑的認定只要自己不走
[公司就會養我一輩子]
然而就在我踏進那公司一年後
竟聽說總公司決定要好好整頓台灣分公司
聽說主要原因是
日本總公司被另一家合併了
而就在這消息證實後的一年
這家在日本合併後號稱是日本第三大的廣告集團
決定對台灣分公司大裁員

故事說到這
重點才開始

從當時到現在
八年來
我看著台灣廣告業像股市般
從最高點
開始溜滑梯到今天這部田地

想想在十年前的奧美與廣告業
在當時大學畢業生的心目中還是最想進入的行業與公司呢
而今...

套句前ECD說的
廣告業的冬天真的來了
但我還想補充說
是"台灣"的廣告業終於展現它令人膽寒的樣態了

不只日商先走一步
(除了電通外大概能閃的都閃得差不多了)
現在外商一樣連賣的就賣能結束的就結束
而且
能裁員的更用力的裁了
這是怎樣

全世界的老闆都這麼看不起台灣的消費者嗎
台灣的消費力真如廣告業一樣衰弱嗎
有誰能拿數據出來看看
今年的即飲市場比起過去任何一年
確實與廣告產業一樣的低靡不振
生活消費品如洗髮精沐浴乳保養品等
真的都不再需要做廣告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即使我手上沒有任何數據我都敢說
當然不是因為台灣的消費能力比起過去幾年
明顯和廣告公司的承攬預算般掉得這麼慘烈

那為什麼
為什麼客戶不願意繼續在台灣投資廣告預算
除了中國經濟崛起外
除了2008奧運在北京外
除了政府沒有做好產業外移把關外
除了沒有與中國三通這類政治口水外
台灣廣告人自己都沒有問題嗎





台灣奧美集團前董事長宋秩民
早在十年前就到中國去打江山
他除了二十年前看準了台灣廣告圈
只要引進Worldwide的knowhow就能大量引進外資之外
當然
他在十年前肯定也更看準了中國經濟開放後
必然需要"台灣經驗"

我個人猜想
他可能也早就知道台灣廣告圈會有這麼一天
外資大量撤到中國
13億人口不是假的

但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是假的嗎

為何台灣消費者對廣告沒有文化上的偏好
那些到中國拍片甚至直接運用"大中華"文化拍出的廣告
台灣消費者一點都不覺得"怪怪"的

我不信
假使這點可以成立的話
那些重視Local語言文化的廣告表現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相信外資早晚會知道
認為
[只要運用"大中華"文化的廣告表現就能讓台灣消費者掏錢出來]
到頭來
一定要失去台灣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但除了客戶的腦袋轉不過來之外
台灣廣告人的腦筋似乎也不靈巧
直到今天
還有許多做創意的
還是只想做飛機稿
為什麼
有ECD告訴我因為Worldwide會以[得獎數]評估
這個ECD是否還能續任該公司的[創意精神領袖]
但是得獎就能到客戶預算嗎

我相信在台灣的外商廣告公司經營高層非常清楚
Worldwide認為及格的ECD對經營高層來說還不算及格
在台外商高層如果要靠只想得獎的ECD保住飯碗
那這經營高層一定是瘋了

大衛奧格威早在創立奧美時就曾說
[廣告的本質是幫助銷售]
也就是說假使廣告創意不能幫助客戶賺錢
那這廣告的創意就是個屁

[[創意的目的是為了生意]]

問題是Worldwide評估ECD的標準是得獎數啊
也就是說
ECD不求得獎是不可能的
而在台灣的ECD哪個不是得獎高手
但問題是
Worldwide看的是[時報廣告金像獎]得獎數
還是台灣的[4A]得獎數
或者根本是要國際廣告獎得獎數才是"重點"



在台灣的ECD們不能不去看這個問題
因為擺在眼前的除了Worldwide對ECD的評估
還有經營階層要不要[聘用一個只會得獎不會賺錢的ECD]
就我所知
目前至少有三家外商廣告公司沒有ECD
為什麼

""因為沒必要找一個不能幫忙賺錢的吵架對象啊""

過去的創意常會說還是外商比較好
不像日商或本土都是以[[業務導向]]
如果現在還有ACD級以上的會有這種想法和說法
那這位創意主管的位子顯然要不保了

因為
創意
本來就不應該是為了得獎而做創意
創意
如果
不幫公司和客戶賺錢那要創意幹嘛

得獎固然有助於創意人員昇遷
但以目前廣告圈的困境來看
資深創意人與當下的廣告人
除了成為下一個非自願離職者外
一定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自救救人
可以讓外資
讓台資
甚至讓陸資或日資
都提著大把大把廣告預算而來

我認為
解決之道
在於台灣各項廣告創意獎的評審
該輪到您要換腦袋了



基本上
除了技術類獎項之外
任何一項廣告創意獎
都不應該脫離一個廣告創意的基本源頭
這源頭核心過去一直不被多數創意主管所重視
而今
應該是一次破釜沈舟,死而後生的轉變契機
我說
請各位廣告創意評審們無論如何
都要守住一個廣告創意根本標準
任何創意表現一定要具備促進銷售的功能
凡廣告播出後不能""幫助該產品提昇銷售率達xx%以上""
皆不得參選

換句話說
絕不能允許"飛機稿"的存在

做廣告創意夠久的資深創意人都知道
要做得獎稿太簡單了
為什麼

照理說要做得獎稿
是創意人的最難達成也最難突破才對啊
但是
拿電影奧斯卡金像獎為例您就可以明白

奧斯卡原本是非常學術性的電影獎
但在多年來不斷接受各方批評而自我省思後才發現
若一部電影拍出來只是讓電影人自己在小天地自爽
完全不顧電影觀眾喜好不顧電影生意好壞
那就彷彿坐在一把單腳椅上怎樣都坐不穩

同此理
所以過去我還沒進奧美做創意前除覺得奧美很傲
等我進去後我發現原來在奧美做創意除了創意外
更重要的是要幫客戶銷售

得獎
基本上只是bonus
(只不過這bonus會影響我的職場未來)
所以要做出能滿足客戶又能滿足消費者
還能滿足評審的創意是非常非常難的

這跟好萊塢電影是一樣的

一個電影導演若導出的電影不得獎還好
如果導出不賣座又不受評審青睞的電影
那這導演大概很難有未來

三贏是最難的



在台灣做廣告要做到能得獎
基本上不難
只要在戲棚下熬夠久
願意熬沒有生活只有執行創意的日子夠久
自然會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機會
問題是
這樣成長出來的創意主管
終究還是要面臨一個課題
沒生意
要做什麼創意

真的
我好想千拜託萬拜託偉大的廣告創意評審換換觀點
請認真做評審該做的事
去評審前請看完近幾年世界各地廣告獎的得獎作品
並請守住一個基本源頭
不要再變相鼓勵台灣的廣告創意人走"飛機稿"捷徑
讓創意人不想花心思用創意幫助客戶賺錢
如果得獎者都是因為創意上能幫助銷售並在原創上
有過人之處
那麼
台灣廣告業
冬天很快就會結束

也許會有許多廣告人認為我在唱高調
但我肯定我這看法至少有一家廣告公司老闆同意

哪一家呢
看今天哪一家外商公司還能經營出好業績就知道了

我個人除了奧美之外
也非常欣賞李奧貝納廣告公司
leoburnett有一句話讓我永生難忘:
[伸手摘星才不致滿手污泥]
以他為名的廣告公司在台灣經營得越來越好
不知這跟經營高層曾待過奧美有無任何關係

謝謝鍾伸讓我對台灣廣告獎的認識多了更多
關於廣告獎的評審與評審方式
應該是到了非改變不可的時候
常一飛,飛哥
簡源呈,肯尼
曾淑美,淑美
吳心怡,朱力安
陶淑真,朱蒂
印象中這幾位廣告創意獎評審都說過我說的

也許我記錯了

不過總之我認為
鍾伸說的對

那天的咖啡也很好喝


2007-07-21

天也不知道啦

upload.wikimedia.org


我覺得夏天真的要嚇死人的來了


昨天最高溫37.7度
雖然離40度還有點距離
但這與股市破萬點一樣
不是夢
就快來了

假設

假設過幾天出現40度高溫
特別這高溫若出現在台北市的話
真的
在台北市出沒的人類一定要小心
即使只是躲在室內開電風扇
都比在外頭被強烈陽光謀殺好
是沒錯
這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惡果
(但地球自己的軸心在緩慢改變也是原因之一啊)
人類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責
所以
盡量運用"太陽能"或其它"宇宙高能量"取代傳統能源
是當務之急

我最近有在思考是否應該對自己的理想重新設定
或對實現理想的方式做一番調整
是的
我指的是我是否能用廣告創意以外的職業技能
使我能更有效完成我的理想

提到職業技能
從高職起
我就經常在改變

在二十多年前
我就參加過幾次職訓中心的職業訓練
不過說也奇怪
到底我學過什麼我一點都不記得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
我真希望能去接受"創新能源開發"的職業訓練

不知您有否注意到台北市的巷道內有些不同
我是昨晚發現的
在熱鬧的永康街巷子裡
有著如信義商圈和市政府地上常見的"藍色LED光圈"般
但卻是"紅色的光圈"一閃一閃的
這應該是有"警示"作用的"紅色LED光圈"吧(我不知正確的名詞)
且應該是剛裝不久
我還特別留意其內部構造
猜想
那應該是利用"小型太陽能集電板"在白天儲電
到晚上就依設定的時間"自動開啟紅色LED一閃一閃發光"
如果真是這樣
那就真的不賴
就如台北市馬路和一些山路上所鋪設的
"含有極細玻璃屑"的柏油路對交通安全一般
會讓台灣人對能源科技創新啟發有更多幫助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猜想的"白天用太陽能儲電"
晚上就自動閃閃發光的"紅色LED光圈"覺得好笑
不過我必須說
如果那小東西不是這樣的設計
那還真是"落後"

不曉得您是否知道LED是啥東西
(若不曉得就google一下吧這對您會有很大幫助)
我是在二十五年前接觸LED的
當時我就對這小東西充滿好奇和信心
我高職是唸泰北電工的(有同學正好看到這篇嗎?)
記得我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到這可愛的發光體時
不知為何就有種莫名的興奮(心跳加速感)
也許那是在告訴我要早點買生產LED公司的股票
也許是我直覺的認為這就是"未來"
當然就現在來說的確是如此
台灣是生產LED的大本營
在LED的產製上有許多歐美先進國家也沒有的創新科技
根據我愛看的國家地理頻道報導
未來LED很可能會取代目前所有家用照明燈具
而我個人則更進一步猜想
LED一定可以突破"圓與方"的限制
達到"各種形狀都能產製"的地步
(我猜已有只是還未量產)

為何我特別提這個




因為省電啊




降低人類文明對地球造成的傷害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
地球人應該做的事
(但我不覺得通通不要用電就是對地球好的觀點)
盡力運用"宇宙既有能量"來提供人類更接近外星高等文明
應該是我現在可以好好努力的事

如何透過太陽光照射水晶後產生的能量
如何使宇宙幅射波成為一種可用的能源
怎麼利用大洋流產生源源不絕強大動力
還有
如何用"逆轉地心引力"而非用噴射引擎讓人類更輕易移動
都是我們現在可以也是我應該要做的事啊


雖然我的數理爛到不行


不過至少我確定
我可以拼命胡思亂想
並且寫在這裡
因為如果早個十年在台灣就很流行blog
我想像過的"窗外"和"可攜式電動車"
會因我而早好幾年發明了也說不定


天知道我還要不要做廣告

2007-06-15

寶瓶世紀人類在靈性智能上一定要進化之一

chandra.harvard.edu


目前是地球文明要進入第五次毀滅的關鍵性一百年

The Matrix Reloaded》「駭客任務:重裝上陣」中
導演假設性地告訴現代人類
第五次地球文明已毀滅過了
而電影演的是第六次的毀滅
以下是Neo和Architect(Matrix之造物主)的經典對白
雖然很多人都看過了
不過可以再反覆檢視


==========================================
Architect: Hello Neo.
造物主:你好,尼歐。

Neo: Who are you?
尼歐:你是誰?

Architect: I am the Architect.
I created the Matrix.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You have many questions and
although the process has altered
your consciousness you remain irrevocably human
ergo some of my answers you will understand
and some of them you will not. Concordantly
while your first question maybe
the most pertinent you may or may not realize
it is also the most irrelevant.
造物主:我是造物主,我創造出母體這個虛擬世界
我一直在等你。你有很多疑問,這段歷程改變了你的意識
但是你仍然保有人性,因此有些答案你會了解
有些則不會。你的第一個問題也許最急迫
但你也許不知道它卻是最不重要

Neo: Why am I here?
尼歐:為什麼我會在這裏?

Architect: Your life is the sum of a remainder
of an unbalanced equation inherent
in the programming of the matrix
You are the eventuality of an anomaly
which despite my sincerest efforts
I have been unable to eliminate
from what is otherwise
a harmony of mathematical precision
While it remains a burden
deciduously avoided it is not unexpected and
thus not beyond a measure of control
Which has led you inexcerably here
造物主:你的存在來自母體程式設計中,一個錯誤的方程式
你只是一個異常現象
我盡一切努力,都無法從完美的數學公式中
完全消除你的存在
雖然這是無可避免的錯誤,但是我早就料到了
沒讓這個錯誤完全失控
所以你最後還是要回到這裡

Neo: You haven’t answered my question.
尼歐: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

Architect: Quite right. Interesting
that was quicker then the others.
造物主:沒錯。有意思,你的反應比其他人快。

Neo: Others? What others? How many?
Answer me.
尼歐:其他人?其他什麼人?有多少?回答我。

Architect: The Matrix is older then you know
I prefer counting from the emergence of
one integral anomaly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next. In which case this is
the sixth version.
造物主:母體的存在比你想像的更久
我都用異常現象發生的次數來計算
你是第六個版本。

Neo: Then there are only two
possible explanations
either no one told me, or no one knows.
尼歐: (在我之前有五個救世主?)
只有兩種解釋,不是沒有人跟我說過,就是沒有人知道。

Architect: Precisely
as you are undoubtedly gathering
the anomaly is systemic
Creating fluctuations in even
the most simplistic equations
造物主:一點也沒錯,系統出問題才會發生異常現象
就連最簡單的程式都會出錯。
(我說:這句話最吊詭,創造超越人類的
Matrix之必要性

就是在於確保Matrix不會和人類一樣
會出任何可能的問題
現在他說
最簡單的程式也會出錯
那不就等於說"沒有完美不出錯"的Matrix
由此可見
這是一部拍給
"相信地球人是不完美"的多數人類看的電影

Neo: Choice, the problem is choice.
尼歐: (你不能逼我做任何事,你休想控制我,你死定了)
選擇,問題是選擇 (我再補充說:
這句話只證明了一件事
導演是在拍一部
給本次文明還沒毀滅的人看的電影

所以Neo現在講的
還是第五次文明毀滅前的
"地球文明觀"
而非真的是第六次毀滅前的
"宇宙文明觀"
)
==========================================
(以上對白翻譯引自〔AITNOG 馭‧電‧飛‧行>在此向作者致敬〕


是的
我要講的重點就是
現代人類在地球上生存
已是第五次太陽紀
(以上是根據現今公諸於世的預言中:
唯一擁有可稱為[宇宙巨大時間軸]的馬雅預言)
有句名言說
[地球並非人類所有,但人類是屬於地球所有]
也就是說
假使人類在21世紀裡
(佛日:末法亂世時期)
若能得到一個最有用的進化
使人類文明不會毀於自己造成的"溫室效應"
那麼人類
將有機會
進入"宇宙文明"

外星人已多次介入人類進化
這近一百年來介入的次數也絕不少於過去幾世紀
當前人類必須開放思想
勿再以泛物質主義與舊科學思維劃地自限
所有的超現實事件
所有的靈異事件
所有的外星人外星文明傳聞
甚至許多外星人轉世成為地球人並透過
電影
網路
電玩
漫畫
小說
魔術
及所有在20世紀70年代所發展出的newage
都將在這一百年內
成為"常識"

請見到這篇文字的讀者
不要再設限自己的心智
你所擁有的"靈感"或"第六感"或"直覺"或"幻想"
並非只是現代心理學依然躲在達爾文主義下發展的
心理狀態

心理只是物質主義用詞
靈體
才是最精準的同義名詞
要說靈體只是形而上的心理學
只能說是某些人類在自我否定

這些人類否定自己有超自然能力
否定自己能以意識智慧創造奇蹟
還相信自小養成的小我脆弱信念
不願意接受已經因為資訊和電腦
網路和電影解構完成的宗教思想
純然都已經回歸到一個最原點了
人類將在[某時刻]遭受文明毀滅
當這時刻"正在"來臨時
要先做好"一些"準備
以免終究要"下次再來"


這些準備
包括有
一.相信一切都是虛幻自造的
二.絕對要愛自己
三.接受外星人

以上三點
很簡單
難的地方只有一點
just do it
或者說
腦袋一有空就去做


這是寶瓶世紀人類在靈性智能一定要進化的部分之一


進化尚未成功
人類仍須努力

2007-05-25

做廣告就是要他媽的熱情

圖片來源_4A 創意獎

我想很多廣告年資不到六年的小朋友
應該對這句話很"意外"吧

這麼有創意的話不是我說的喔
這句也不是用說的
這是一句"達美高廣告公司"的"徵人廣告"標題
據說此標題是目前人在中國的"鄭以萍"寫的
此廣告概念在當時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
它結結實地打出創意人的澎湃熱血啊

這廣告稿的視覺表現非常"熱情"

是一張在會議室裡
兩個已經互扯對方衣領要大打出手的
創意和AE兩個血性漢子
和旁邊一個創意女要勸架的
真實性與衝擊力道十足的照片

就是這畫面
再配上那句"有力"的標語
讓我當時看到後大笑不已

[附帶一提]
當時我還不知道奧美員工手冊中有這麼一條寫著
[公司不反對為追求更高創意表現而引起的衝突]大概吧
這麼勁爆的員工手冊或說公司規章吧
而鄭以萍也是奧美出身的
我想她對這條條文應該不陌生甚至
可能還參與研擬制定呢

所以當年她以年輕貌美的得獎常勝軍ECD之姿
發出這張超屌的徵人廣告後
似乎也引起不少話題

在那張徵人廣告前
廣告圈曾經流行過鄭以萍到達美高以後的成名大作
以"白癡造句法"登上大雅之堂後的名作
"好自在美少女守則"系列廣告
一張張略帶調侃你前總統或衛道人士的平面廣告
"不厚道==不跟厚的棉片打交道"
"要刻薄==棉片要刻意很薄"
"對我輕薄==棉片對我要又輕又薄"
"我愛吸血鬼==我愛上超吸血棉片,不再做膽小鬼"
讓當時的廣告圈引起相當兩極的反應
尤其是當copy的

我之所以會提到"做廣告就是要他媽的熱情"
其實是因為
今天
是本人
從事廣告工作以來
第一次完全發揮他媽的熱情的一天

不過我不是為了工作就是了

這跟廣告圈聽聞過的非常熱情血性
鐵錚錚豪氣到
讓人詫異至嘴巴合不攏的故事有些不同

先說第一個很豪情血性的故事
話說我在五年前第一次踏進英國一家
很鯊魚的兄弟廣告公司前
就聽一個女前輩說
有一位強字輩大哥級ECD
曾幫這家英國鯊魚兄弟公司打下超高知名度和大片江山

當時與這位強前輩合作的老外CEO一直很不能接受
強前輩在創意上的強勢風格
而這樣的心情就間接的影響了一些白目小AE
於是在我踏進那公司前不到三個月
老外CEO不知怎麼做到的竟能讓這位強前輩
接受和我現在一樣的"被強"安排
資遣
對一個征戰沙場多年戰功彪炳的大將來說
簡直是比砍他的頭還讓他不能接受
沒想到
有一個天才到最高點的白目AE竟然在發工作給強前輩時
脫口而出說了句任誰聽了都要起肖的話
"你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當場
據說當場就看見一個透明飛行物往那AE飛了過去
當大夥還來不及反應那東西到底是煙灰缸
還是無名而發的UFO血滴子前
那AE已然"拋頭顱灑熱血"
並在大將面前痛心疾首了
這完完全全就是
"做廣告就是要他媽的熱情"明證

接著容我再講一個血氣豪情的故事後
我再來說明今天我為何要寫這篇文章

那是我進奧美不久聽同事講的胡湘雲前前主管
王姐姐之據說是真實的故事
(王姐姐目前依然活耀廣告圈在台灣中國兩地跑)
話說在奧美廣告十七年前吧
當時的王姐姐和孫大哥哥與強前輩(可能啦)
在公司聊天
大夥談到對廣告創意的熱血熱情
和對創作的熱忱熱愛後
王姐姐忽然覺得與兩位聊得太讓她豪氣干雲了
因而忽然挽起袖子
拿起桌上完稿用的美工刀
就要往自己的纖纖玉手上劃將下去
並且豪氣的說"讓我們歃血為盟吧"
聽說
都是經好幾手傳播的聽說
當時兩大老前輩立刻嚇出一身冷汗
急忙阻止
哇靠
真是"做廣告就是要他媽的熱情"啊






故事說到這裡

工商時間也到了

在工商時間前

我就坦白說了

我今天在即將離開的公司裡

因為打了通電話給一個

一年前曾合作過的廠商

想跟他詢問去年給他的產品

目前狀況如何

想不到這姓"幹"的(台語)先生

竟然以一種甘我屁事的語氣回我

再加上完全就是擺爛耍賤的說詞

讓近日情緒已不很喜樂詳和的我

當場發火大罵他

(以我25年前和"南國再見南國"相似背景的少年會罵的髒話)

罵他"最近身體狀況是不是不太健康呀"(當然不是這樣說)

還撂狠話叫對方好膽不要換手機號碼

我會讓他xxxx



唉,見笑了
我完全忘了昨天還跟一位坐我後方的美女文案
以資深撰文前輩的樣子說出相當有水準的專業經驗呢

如今
溫文儒雅形象完全破功

同事挫到了
這...這...這...根本是個南國流氓啊





是的
沒錯
我是
而且
很多廣告前輩也都曾是,就我所知還有拿刀砍過人的
但是
套句
美國
廣告
大師
Kash Shree(芝加哥李奧貝納資深副總裁暨創意指導)
對採訪他的Michael Newman(前澳洲上奇廣告ECD)說的
==在我開始之前,我先問你幾個問題
==你有被逮補過嗎
==你這星期有跟素昧平生的人交換過彼此的故事嗎
==你在街頭鬥毆中有被人打到不省人事嗎
==你有在廣告以外的行業待過嗎
==你有被炒過魷魚嗎
==你有過瀕死經驗嗎
==你有打過仗嗎
==你有痛哭到吐出來嗎
==你在學校裡有被捉弄過嗎
==......
(等等)
以上是我摘自"廣告22黃金法則"第七章經驗法則的部份內文
這位大師在此章中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
但也常被逼得獎逼到快花瘋的ECD忽略的基本功夫底子
"在你能寫之前,你要先會生活"
曾跟過金獎老闆而沾光得獎的創意人多如過江之鯽
但曾被人莫名打到痛哭
曾有過瀕死經驗
曾痛哭到吐的
曾做過二十種以上工作
曾跟陌生人聊很深的創意人
並不多

而這種資深創意人說真的要是他曾混過
還會罵超髒的話
那還真是不意外
也很不容易啊


至少

就我所知
我在這圈子就混得很顛沛流離

2007-05-11

肛門廔管與廣告圈前途決議文






上周三廣告圈被正式告知
"你患有急性肛門廔管,必須立即手術除膿"

要命啊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二周前沒感冒卻連續發燒了好幾天
在找不出病因前能做的也只是多睡眠
盡可能休息不吹冷風但體溫卻一直居高不下
廣告圈拿了過去拼了命想廣告表現的普拿疼
每隔八小時吞一顆
才能暫時清醒看一下世間人情冷暖

然而普拿疼畢竟不是仙丹妙藥
更非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種的藥樹神丹

因此
當廣告圈將各項病徵統合起來分析
並透過網路尋找解答後發現
很可能
絕對可能
他得的不是痔瘡
因為廣告圈並沒有排便困難
也沒有便血
更沒有半顆瘤狀物在直腸裡外
唯一可以透過觸診方式瞭解的
就只有肛門口外有一顆
越來越大
越來越痛的皮下膿包組織

廣告圈以多年專業經驗告訴自己
這病況拖不得
根據網路上能找到的所有資料來研判
這毛病最嚴重會惡化成肛門癌
真要命的

於是
就在上周三
顧不得找不到一家可完全信賴的醫院情況下
廣告圈去了書田診所尋求直腸外科醫師協助

那位醫師聽廣告圈相當戲劇性地描述自己的毛病
及上網做的功課後
就非常體貼的請廣告圈馬上上床
指示他要屈膝抱腿整個人弓起來
並將肛門對準醫師方向整個掰開
廣告圈為了自身健康
毫不考慮
立刻一屁股噘起往醫師的
手術刀前面送

醫師二話不說一刀下去
廣告圈"哇!...痛不欲生啊"
心想怎麼會搞到這部田地呢
然而前痛未息後痛又再來
醫師第二刀快狠準地下手
還使勁擠壓
像要擠超級痘痘般想一舉將裡面的膿
全擠噴出來


壯志未酬

廣告圈在上周三的急診並沒有獲得救贖

當天回家後
妻子告訴廣告圈說
"我查過了地球奇書[創造生命的奇蹟]了"
"你的病症完全是因為[拋不開過去的垃圾]
"對未來又感到徬徨失措不如如何是好"
"而導致心靈狀態外顯成肛門廔管"
唉啊
妻子說得太好了
廣告圈心想
真的是這樣

近五年來
面對全球廣告預算都湧向對岸的事實
身在台灣的廣告圈可說是一籌莫展啊
除了眼看人才不斷流失更見口袋裡是越顯單薄
在台灣的廣告圈面對這變局除了擔心外根本是
除了投降對岸外也只能緊抱過去燦爛記憶而已
只是沒想到
燦爛抱太久
竟然變潰爛

廣告圈在瞭解自身病源後
便毅然決然要勇敢面對這
強大的痛苦
隔天他一早就向書田直腸外科主任報到
無奈何
廣告圈收入有限
無法自行負擔四到五萬的手術費
只得乖乖求助自己的姐姐

廣告圈的姐姐是東河人壽的協理
她的醫療人脈關係還算OK
姐姐叫廣告圈隔天趕快找台北縣立醫院院長
他是直腸外科的專家
就這樣
周五那天中午廣告圈就聽從院長的治療安排

當下
沒錯就是當下
一針麻醉下去後緊接著就是好長(2.5cm左右)一刀
天啊天啊天啊天啊天啊
廣告圈不只在心裡哀嚎
還無法克制的喊出生平最悽慘的一次失聲尖叫
但院長依然不手軟
立刻再拿出長刮刀將廔裡的血與膿全刨出體外
廣告人已經痛到全身皮皮挫且叫到天崩地裂了
這時身旁的親切護士姐姐
忽然好心的靠進廣告圈耳旁說
"你不要這樣叫,來,照我說的"
"深呼吸...吸氣... 吐氣...吸氣...吐氣"
當下
沒錯就是當下
廣告圈就像親身經歷慈母生小孩般的
強忍著極度痛苦咬牙撐下去

接下來的四天四夜
早晚各一次
接受醫護人員將越來越小的廔管化膿刮除
(每次都像在生小孩)

地球人真的很特別
廣告圈心想
"我在心裡掙扎的竟然在肉體上完全對應了"
"也好,早該接受的事,早該丟掉的垃圾"
"是應該像太陽帝國裡小男孩主角"
"最後終於丟掉珍愛的手提箱一般"
"痛苦的丟了吧!"
"丟了它,才能迎向未知,可愛又可怕的未知"

以上
在並非生死交關的五天四夜裡
廣告圈心裡跑出一個直覺領悟
"我想我要迎向我要的未來了"

確實是如此

廣告圈在隔周三上班後
過不到二天
就被告知
公司高層要他走路的事

廣告圈的CD跟他說
這件事懸宕已久
是該做個了結了
這CD說"你得了這個病,我覺得很內疚,我覺得是我造成的"
廣告圈說"沒有啦,不要這樣想,我自己造成的,無關他人"
[何況是妳呢]廣告圈心想

因此
廣告圈很幸運地
開始接受中年失業的心靈測驗
他會如何呢
廣告圈的人會關心嗎
廣告圈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一件事
那也是他的CD在談話結束前問他時他所作的回答
那CD問他說"你對廣告還有信心嗎"
廣告圈沒有一點遲疑和猶豫(這不太像天秤座)就說
"我對廣告很有信心啊!所以我才會用力的學VEGAS"

面對可愛可怕的未知
廣告圈已經沒啥好放不開了
膿都出來了還在乎啥


向前行,啥米攏恩驚


上面所言
句句肺腑
廣告圈對他的前途寫下這篇決議文
開放給所有人看
以昭公信

2007-04-30

廣告人你還好嗎

圖片來源_遇見福音:壞天使在世上的活動


廣告圈內人還記得李振飛這名字嗎

他是我在前前...公司的SCD
他一直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個
超級大好人
有耐心又非常能體諒別人
他為了他妻子和子女
每天工作到很晚很晚
他的壓力
絕非僅來自創意瓶頸
與上下屬同事之間的競爭
還有
為了他深愛的妻子
為了他樂觀但卻患有日漸委縮罕見疾病的妻子
他得天天練氣功幫助妻子
甚至是我們這些小朋友們
他為了家人所付出的心力
實在太大太重了

後來
我離開那裡進了奧美
在得知他中風病危後
除了非常感傷外
更希望能為他做些什麼

很感謝當時的奧美總經理葉明桂和ECD劉繼武
讓我可以幫一點點忙做一張募款廣告登在動腦
當時我寫的文字
至今再看還是有很深的感觸,想說
"廣告人,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身體"

剛剛上網搜尋找到飛哥李振飛的相關報導
見到他的畫已經這麼畫得這麼好
讓我既感動又感傷

好希望他能盡快完全復原
也許
也許出現很多很多人都一起為他祈禱
就會發生奇蹟讓他好起來
那就太好太好了

以下是曾登在動腦雜誌的募款平面廣告
由於當時我將留下的稿子送交給飛嫂了
所以只能po上當時的文字,請見諒.
若您看到這篇文字後還想幫助飛哥
也請告訴我
我很想再為他做些什麼,謝謝您.



【一雙壞翅膀】

一雙壞翅膀,帶走一個肩膀很沉重的人,
不完全是生命的那種帶走,但也沒留下太多。
以後他的肩膀會不會沉重,就看他自己了,
壞翅膀在離開醫院前這麼說著。
壞翅膀振翅飛走了,啪啦啪啦地只留下一堆驚愕,
家人都哭了。

他妻子患有小腦萎縮症,那是遺傳性的一種
令人感到無盡擔憂的病,五年來,
他為了照顧妻子,和兩個還在唸小學的孩子,
肩膀越來越沉重,重到臉色也因此越來越脹紅,
那是種患有高血壓還不吃藥的脹紅,
很危險的臉色。
10月21日,晚上,他說他很累,其實,
那是腦血管正在折磨他,
10月22日,早上,
他陷入昏迷,
其實,那是僅存的意識也棄他而去。
肩膀很沉重的人,無能為力的在病房裡笑著,
不知道自己已失智、失語、失能的笑著。
白色的風吹著,很多廣告人都知道他是好人,
只是好人不總是好命,來探望他的人都知道。

一雙壞翅膀,帶走一個肩膀很沉重的人,
不完全是生命的那種帶走,但也沒留下太多。
經濟困難、沉重醫療負擔,和微弱的意識。
他是李振飛,靈魂正困在惡夢似的地方,
現在他要摸黑走回來…!
廣告人,這路上你怕不怕!


如果,你認識李振飛,
你願意幫助他,請與我們聯絡:
或劃撥
如果,你希望與廣告人一起做些什麼,
也請與我們聯絡。

【 聊聊 2012年《PRADA_心理治療》廣告短片案例 】_之二

⛷︎ 上一篇的三幕劇解析,在第三幕的「解決」段落我故意黑化的影格。就放在 上面這一張圖片裡。請對照看那幾格畫面~真的光看男主角的表情 就覺得 太有戲了~,只能說Ben Kingsley 不愧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